狼喉靥
《中华本草》:狼喉靥
拼音注音
Lánɡ Hóu Yè
别名
狼喉结
英文名
Wolf thyroid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犬科动物狼的甲状腺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is lupus Linnaeus.采收和储藏:捕杀后,取出甲状腺体部分,晒干或烘干。
原形态
狼,体长l-1.6m,体重30-40kg。吻略尖,犬齿与臼齿均发达。耳直竖。躯体强壮,四肢有力。必较短而不弯曲,毛蓬松。个体毛色有棕灰、淡黄、灰白等色,一般背中央色调较深。腹部、四肢内侧均呈乳白色或略带棕色,尾色同体背,尖端黑色。少有全白、全黑的个体类型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栖息于山地、森林、丘陵、平原、荒漠、冻土草原等地带。嗅觉敏锐,善奔跑;性残忍,机警多疑。以中小型兽类为食。资源分布:除海南、台湾、云南极南缘之外,几布全国。
性味
咸;平
归经
三焦经
功能主治
开郁顺气。主噎隔
用法用量
内服:晒干研末,1-2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狼喉靥
拼音注音
Lánɡ Hóu Yè
别名
狼喉结(《圣惠方》)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犬科动物狼的甲状腺体。
功能主治
《圣惠方》:"治噎病。曝干,捣罗为末,入半钱于饭内食之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长果山橙
- 菝葜
- 升麻
- 蛇莓
- 楝叶
- 凫肉
- 鲩鱼
- 麻叶绣球果
- 华罂粟
- 李树胶
- 梅花
- 黄精叶钩吻
- 澜沧扁担杆
- 浮海石
- 华清香藤
- 茶膏
- 甘菊花露
- 木贼
- 山茶根
- 华细辛
- 化药
- 佛指甲
- 乌梢蛇
- 山苏木
- 浮石
- 柳根
- 山茶叶
- 栗花
- 对叶榕
- 刺五加
- 佛手花
- 风箱树根
- 乌桕叶
- 香秋海棠
- 榆仁酱
- 淫羊藿根
- 梓树
- 佛葵
- 母菊
- 芭蕉子
- 木芙蓉叶
- 梨叶
- 伏龙肝
- 糙叶树皮
- 橘
- 大叶井口边草
- 番薯
- 瓜子莲
- 锡生藤
- 罂粟壳
- 白鹤藤
- 橘络
- 梅根
- 锦鸡
- 野拔子
- 大黄连刺
- 黄麻
- 诃子核
- 甘草头
- 夹蛇龟肉
- 细叶十大功劳
- 枫荷梨
- 广东土牛膝
- 梨皮
- 李根
- 金钱苦叶草
- 叶天天花
- 扶芳藤
- 金钱橘饼
- 苞蔷薇根
- 细沙虫草
- 佛甲草
- 金钟花
- 木绣球茎
- 漏芦
- 豹子眼睛果
- 薤叶
- 金缕半枫荷
- 杉塔
- 白蒿花
- 盘羊肺
- 鲃鱼
- 姜皮
- 蚶
- 山漆树
- 华鹅耳枥
- 香鼬
- 佛手露
- 吕宋果
- 鹤肉
- 木荷叶
- 鸡胆
- 鹤脑
- 蚌兰叶
- 菰
- 霞天曲
- 大树跌打
- 柳叶
- 兰石草
- 佛手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