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红苓
《中华本草》:土红苓
拼音注音
Tǔ Hónɡ Lí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秋海棠科植物台湾秋海棠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gonia taiwaniana Hayata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挖取根茎,除去茎叶,洗净,切片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亚灌木,高约1。全株无毛,茎粗壮,分枝具纵真。单叶互生;叶柄纤细,长2-4cm;托叶钻状,长约3mm;叶片膜质,披针形,长9-13cm;宽2-3.5cm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偏斜,稍心形或圆形,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或齿缺。花单性,雌同株;聚伞花序腋生,少花,白以;苞片卵形,渐尖,长约5mm;雄花花被片2,宽卵形;雄蕊多数,花丝分离;雌花未见。蒴果三角形,长约1.3cm,其中一翅长约1.3cm,宽达1cm,室间开裂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下潮湿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海南等地。
性味
味酸;性凉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;消肿止痛。主内出血;跌打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龙眼根
- 白线蛇
- 皂荚叶
- 焮麻
- 陈壶卢瓢
- 大还魂草
- 柱果木榄叶
- 棕板
- 桧叶
- 旱水仙根
- 矮脚苦蒿
- 大叶藜
- 山荷叶
- 黄蓬花
- 红母猪藤
- 香根芹根
- 石血
- 野靛
- 梨树根
- 鸢尾
- 贯众
- 牛心果
- 猪肚
- 蘘荷子
- 赖草
- 裂叶崖角藤
- 蛇眼草
- 红蒿枝
- 小木通
- 苦菜根
- 鱼虱子
- 茅栗叶
- 土三七
- 落新妇根
- 杜仲藤
- 肿节风
- 阔叶石韦
- 小赤麻根
- 火殃簕
- 枸骨叶
- 密花角蒿
- 血见愁
- 天文草
- 蝙蝠草
- 琥珀
- 蒟蒻
- 棱萼母草
- 风轮菜
- 莽草根
- 鼠脂
- 黄花远志
- 红背酸藤
- 美商陆
- 蚌壳草根
- 龙胡子
- 热带灵芝
- 白子菜
- 山扁豆
- 獭肝
- 石凉伞
- 蘑菇
- 阔叶假参
- 檀根
- 长叶珊瑚果
- 羊屎果树皮
- 九仙草
- 山茶叶
- 小喇叭
- 金钗凤尾蕨
- 白头翁
- 冷毒草
- 西瓜子仁
- 绿花耧斗菜
- 麻雀肉
- 蚕豆荚壳
- 滇白芷
- 黄缅桂
- 小万年草
- 杏仁
- 香港四照花果
- 灯油藤子
- 海门冬
- 同形鳞毛蕨
- 披麻草
- 骨把
- 蛾药
- 黑石耳
- 山羊角
- 水冬瓜
- 柏树叶
- 莺
- 鲐鱼
- 蜀葵
- 细叶防风
- 狗脚迹
- 雅丽千金藤
- 肥皂荚
- 天麻子
- 黑葡萄液汁
- 冥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