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草
《中华本草》:冰草
拼音注音
Bīnɡ Cǎ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ynus secalinus (Gcorgi)Tzvel.[Triticum secalinum Georgi; Aneurolepidium dasystachy(Trin.)Nevski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赖草 多年生草本。具下伸和横走的根茎。秆单生或丛生,直立,高40-100cm,具3-5节,光滑无毛,或在花序下密被柔毛。叶鞘光滑无毛,或在幼嫩时边缘具纤毛;叶舌膜质,截平,长1-1.5mm;叶片长5-30cm,宽4-7mm,扁平或内卷,上面及边缘粗糙或具短柔毛,下面平滑或微粗糙。穗状花序,直立,长10-15(-24)cm,宽10-17mm,灰绿色;穗轮被短柔毛,节与边缘被长柔毛,节间长3-7mm,基部者达20mm;小穗通常2-3,稀1或4枚生于每节,长10-20mm,含4-7(-10)朵小花;小穗轴节间长1-1.5mm,贴生短毛;颖短于小穗,线状披针形,先端狭窄如芒,不覆盖第1外稃的基部,具不明显的3脉,上半部粗糙,边缘具纤毛,第1颖短于第2颖,长8-15mm;外稃披针形,边缘膜质,先端渐尖或具长1-3mm的毛,背具5脉,被短柔毛或上半部无毛,基盘具长约1mm的柔毛,第1外稃长8-10(-14)mm,内稃与外稃等长,先端常微2裂,脊的上半部具纤毛;花药长3.5-4mm。花、果期6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生于沙地、平原绿州及山地草原带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和四川等地。
性味
甘;微苦;寒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平喘;止血。主淋病;赤白带下;哮喘;咳痰带血;鼻衄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;或作茶饮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阳雀花
- 蚂蝗七
- 墨七
- 水塔花叶
- 银老梅
- 山核桃仁
- 鸡嗉
- 松花粉
- 铁扫帚
- 毛枝卷柏
- 母草
- 雪茶
- 心叶虎耳草
- 白暨豚
- 满山红
- 黄花远志
- 茜草
- 阳桃叶
- 省沽油根
- 准噶尔鸢尾
- 金线兰
- 毛荚决明
- 紫茉莉
- 木菠萝
- 八目鳗
- 桑霜
- 紫茉莉子
- 紫堇
- 黑蚂蚁
- 野芝麻
- 毛菊苣
- 散血飞
- 挂金灯
- 紫薇皮
- 紫弹树枝
- 小礼花种子
- 大叶金花茶叶
- 无患子
- 单花鸢尾子
- 黄杨根
- 胆木
- 蝙蝠
- 毛瓣绿绒蒿
- 竹凌霄
- 郎伞木
- 榆树
- 红花锦鸡儿
- 冬青子
- 棵麻
- 石蜐
- 枫树
- 猪毛
- 岩山枝
- 劲直蒿
- 兰香草
- 箭叶蓼
- 毛木通
- 鬼针草
- 水苎麻
- 斑鸠木
- 白石花
- 野木瓜果
- 树舌
- 曲枝天冬
- 土沙参
- 虎睛
- 菖蒲叶
- 绿南星
- 罗汉松叶
- 吹云草
- 杉塔
- 土千年健
- 白毛蛇
- 蔷薇花
- 石帆
- 鹿肾
- 泉水
- 凉三七
- 裂序楼梯草
- 柘树茎叶
- 糜穰
- 狭叶露珠草
- 念珠根黄芩
- 安徽杜鹃
- 桑芽
- 大马蓼
- 虫豆
- 小果野葡萄
- 山紫菀
- 蔓赤车
- 土丹参
- 柏脂
- 蔷薇露
- 鹅首马先蒿
- 青钱柳
- 风藤草根
- 石蟹
- 暗紫贝母
- 秋葡萄
- 点地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