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叶铁线莲
《中华本草》:沙叶铁线莲
拼音注音
Shā Yè Tiě Xiàn Lián
别名
软骨过山龙、三叶木通、老虎须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沙叶铁线莲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ematis meyeniana Walp.var.granulata Finet et Gagnep.[C.granulata(Finet et Gagnep.)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沙叶铁线莲,木质藤本。枝有明显的槽纹。三出复叶;小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,3-9cm宽2-5cm,先端锐渐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或守楔形,全缘,两面有密皱纹。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,多花;通常无宿存芽鳞;苞片小,钻形;萼 片4,白色,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0.7-1.2cm,外面边缘有绒毛,内面无毛;雄蕊无毛。瘦果镰刀状狭卵形或狭倒卵形,长约4.5mm,有柔毛,宿存花柱长达2.5cm。花期6-8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林中灌木丛中攀援于树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广东、海南、广西及云南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根细长圆柱形,数条簇生在不规则的根茎上,长5-10cm;表面黑褐色,断面白色。。茎藤成段状或缠绕状,圆柱形,有纵棱,绿褐色或枯绿色。叶对生,三出复叶,完整的小叶卵状长圆形,顶端小叶稍大,长3-9cm,宽2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圆形,全缘,两面具密皱纹;质脆易碎。有时可见花序。气微,味微苦、辛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;通经活络。主水肿;小便不利;风湿痹痛;乳汁不通;疮痈疖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蓝叶棵
- 冬瓜瓤
- 滇苦菜
- 仙人掌
- 小叶黑面叶
- 地绵绵
- 砂仁花
- 西南槐树
- 单刀根
- 瓜子莲
- 地肤子
- 炉甘石
- 大树跌打
- 野藿香
- 顶果膜蕨
- 楮皮间白汁
- 貒膏
- 大叶蛇泡簕
- 玛瑙
- 女金芦
- 秋木瓜
-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
- 鹿筋
- 接骨草
- 鷩雉
- 霜红藤
- 蛇胆
- 鲤鱼鳞
- 龙脷叶
- 鸭脚木叶
- 猪血
- 单花鸢尾
- 大百解薯
- 丝瓜子
- 石上瓜子菜
- 乌榄核
- 刺玫果
- 大扁竹兰
- 枫杨
- 三七叶
- 长毛香科科
- 獭肝
- 猪胆
- 迷迭香
- 野罂粟
- 麻叶绣球
- 驴蹄草
- 黄瓜叶
- 白草根
- 黄花仔
- 青箭
- 蒲蒻
- 龟甲胶
- 蝇子草
- 龙齿
- 胡桃树皮
- 千年不烂心
- 水榆果
- 大金发藓
- 大叶樱叶
- 叉歧繁缕
- 水百合
- 单根木
- 大砂仁
- 鲜地黄
- 葱汁
- 大发表
- 牌楼七
- 卷柏
- 赤沙糖
- 天韭
- 千里找根
- 野苋子
- 葱白
- 红接骨草
- 赤茯苓
- 打碗花
- 红花点地梅
- 绿花独活
- 老婆子针线
- 猴头菌
- 草菇
- 锅粑
- 辽东栎皮
- 白云瓜
- 安胎药
- 草乌叶
- 紫楠叶
- 点地梅
- 小三棵针
- 大叶沿阶草
- 省雀花
- 光梗丝石竹
- 石南实
- 海鹞鱼齿
- 茯神木
- 狐心
- 石吊兰
- 牛胆参
- 吉龙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