鲩鱼胆
《中华本草》:鲩鱼胆
拼音注音
Huàn Yú Dǎn
英文名
Grass carp gallbladder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鲤科动物草鱼的胆囊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(Cuvier et Valenciennes)采收和储藏:捕得后,剖腹,取出胆囊,洗净,鲜用。
原形态
草鱼,体长,略呈圆筒形,腹圆无棱,尾部侧扁。头钝,口端位,无须。上颌稍长于下颌。眼较小,上侧位。鳃耙短小呈棒形,排列稀疏。下回齿2行,为梳状栉齿。,具斜狭下凹嚼面。边缘具斜条状沟纹。鳞片颇大,侧线鳞39-46。背鳍3,7,无硬刺,起点与腹鳍相对。臀鳍3,8,亦无硬刺,身体各部分比例随个体大小不同而有差异幼鱼的头长和眼径相对 地较成鱼为大,尾柄长,眼间距较成鱼为小。/体呈茶黄色,背部青灰色,腹部银白色,各鳍浅灰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属中下层鱼类,生活于近岸多水草区域。为草食性鱼类。生殖期4-7月。东北较迟。资源分布:南至广东、北至东北平原地区均有分布。现人工养殖成功,分布则更为广泛。
性味
味苦;性寒;有毒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咽明目;祛痰止咳。主咽喉肿痛;目赤肿痛;咳嗽痰多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胆汁滴耳、滴眼或搽。骨服:入丸、散,1.5-2g。
注意
肝、坚功能不全者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鲩鱼胆
拼音注音
Huàn Yú Dǎn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鲤科动物草鱼的胆。冬季收集,阴干。
性味
①《本草拾遗》:"苦。"
②《纲目》:"苦,寒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喉闭,取胆和暖水搅服之。"
②《纲目》:"一切骨鲠、竹本刺在喉中,以酒化二枚,温呷取吐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普陀南星
- 干檀香
- 孔雀尾
- 虾蟆胆
- 黄泡果
- 罗浮柿根
- 美商陆叶
- 曲花紫堇
- 屈头鸡
- 黄三七
- 花叶子
- 密枝问荆
- 猫骨
- 山禾串
- 梵天花
- 麦斛
- 琴唇万带兰
- 凤尾参
- 凤尾兰
- 猫肝
- 密毛桃叶珊瑚根
- 桑耳
- 宽叶紫萁
- 虎肾
- 球衣藻
- 牡蒿根
- 虾蟆皮
- 还阳草根
- 大黄蜂子
- 伏龙肝
- 苦蘵根
- 七爪风
- 水百合
- 水苏
- 黄山药
- 黄开口
- 卷心菜
- 面头叶
- 黄总花草
- 花生壳
- 虾蟆肝
- 秋石
- 黑果
- 凤尾茶
- 漆子
- 番石榴
- 膜缘木香
- 楸木皮
- 蜻蜒兰
- 楸树
- 番红花
- 清香桂
- 茄子根
- 白胶香
- 水茴香
- 墨地
- 刺猬皮
- 香阿魏
- 陈冬菜卤汁
- 秋牡丹根
- 漆树根
- 漆树木心
- 七里香
- 可爱花
- 兜兰
- 木兰花
- 一枝蒿
- 女贞根
- 千只眼
- 佩兰
- 千里马
- 马柳根
- 猫须草
- 球序鹅掌柴
- 祁连山圆柏
- 黄唇鱼鳃
- 七鳃鳗
- 海燕
- 千灵丹
- 矮脚苦蒿
- 黄花香
- 心叶虎耳草
- 小花黄堇
- 粉绿藤
- 青蒿根
- 紫鸭跖草
- 白兰花
- 桑黄
- 小鱼仙草
- 蚌兰叶
- 血水草
- 鱼鳔
- 黄泥菜
- 蓖麻
- 绒白乳菇
- 石上柏
- 追骨风
- 昆布
- 黄杨木
- 虎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