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麻草根
《中华本草》:披麻草根
拼音注音
Pī Má Cǎo Gēn
别名
小棕包、天蒜、千张纸、大力王
英文名
Root of Tali Falsehellebore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狭叶藜芦和大理藜芦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Veratrum stenophyllum Diels 2.Veratrum taliense Loes.f.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1.狭叶藜芦 多年生草本,高50-120cm。鳞茎不明显膨大。植株基部残存叶鞘撕裂成黑褐色网状纤维。下部叶带状、狭长圆形、倒披针形,长25-40cm,宽2-6(-8)cm,先端锐尖,基部收窄为鞘抱茎,两面无毛。圆锥花序长20-80cm,侧生总状花序轴纤弱,通常着生雄性花,顶生总状花序生两性花,下部苞片长于或短于分枝;具密集或稍稀疏的花,花梗极短,约8mm;花被片6,黄绿色,少有绿色,通常上升,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5-7(-8)mm,背面基部稍具毛。蒴果直立,长1.5-2cm。花果期7-10月。 2.大理藜芦 本种与狭叶藜芦的主要区别为:圆锥花序扩展;侧生总状花序细长,稍曲折而下弯,其上的花梗长7-15mm,比小苞片长。花期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狭叶藜芦生于海拔2000-4100m的林下或草坡。 2.大理藜芦生于海拔2400m左右的山坡草地、灌丛或疏林下湿润肥沃处。资源分布:1.狭叶藜芦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 2.大理藜芦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1.狭叶藜芦 全草含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木蜡酸(lignoceric acid),胡萝卜甙(daucosterol),藜芦酰棋盘花碱(veratroylzygadenine),当归酰棋盘花碱(angeloylzygadenine),棋盘花碱(zygadenine),芥芬胺(jervine),16,28-断茄啶-5,22(28)-二烯-3,16-二醇(etioline),β1-查茄碱(β1-chaconine),狭叶藜芦碱(stenophylline)A、B、C、D,茄啶(solanidine)。 2.大理藜芦 全草含大理藜芦碱(vertaline)B,芥芬胺,狭叶藜芦碱B。 地下部分含藜芦米宁-3-O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veramiline-3-O-β-D-glucopyranoside),狭叶藜芦碱β-3-O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stenopyhlline B-3-O-β-D-glucopyranoside)。
药理作用
云南产披麻草(品种未鉴定)根浸液对小鼠皮下注射,有镇痛作用;生物碱部分的镇痛率低于吗啡,而高于可待因。在兔身上(角膜反射镇痛法),生物碱(戊醇提取)的效力与吗啡相当,而强于延胡索全碱。其中所含之甙,在离体蟾蜍心脏上有某些强心作用。
性味
辛;苦;寒;大毒
功能主治
散瘀;止痛;催吐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风湿痹痛;癫闲痫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每次0.03-0.06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云南中草药》:消肿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。2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活血散瘀,消炎止痛,接骨,止血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,截瘫,癫痫。3.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祛痰催吐,清热驱风。治狂症,感冒鼻塞,血崩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披麻草根
拼音注音
Pī Má Cǎo Gēn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。秋、冬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米左右。根茎短而粗,有多层褐色棕皮状纤维包被。须根圆柱形,黄白色,略肥厚。叶多基生,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约30厘米,宽5~6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渐狭多少抱茎。圆锥花序顶生,少分枝,花轴密被灰褐色微柔毛;花绿白色,花被片6。蒴果三角状卵形,长约1.5厘米,3裂。种子多数,淡黄棕色。花期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草地,灌木丛或疏林下湿润肥沃的地方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药理作用
云南产披麻草(品种未鉴定)根浸液对鼠皮下注射,有镇痛作用;生物碱部分的镇痛率低于吗啡,而高于可待因。在兔身上(角膜反射镇痛法),生物碱(戊醇提取)的效力与吗啡相当,而强于延胡索全碱。其中所含之甙,在离体蟾蜍心脏上有某些强心作用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》:"麻苦,凉,剧毒。"
功能主治
散瘀消肿,镇痛止血,祛痰,开窍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截瘫,癫痫,风湿疼痛,创伤出血。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消肿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活血散瘀,消炎止痛,接骨,止血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,截瘫,癫痫。"
③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祛痰催吐,清热驱风。治狂症,感冒鼻塞,血崩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1~2厘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注意
忌与人参、玄参、丹参、沙参、党参、苦参、细辛、芍药等配伍使用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:大理藜芦须根五钱,泡白酒一斤。每次服五毫升,同时服酒浸须根(约一寸长)一条。
②治骨折,截瘫,癫痫:大理藜芦根干粉二厘,酒或开水送服,日服两次。
③治外伤出血:鲜大理藜芦根捣碎外敷。(宜忌以下出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④治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:狭叶藜芦每用五十毫克,日服三次,开水送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备注
同属植物狭叶藜芦的根在云南地区与本品同等使用。其形态特点为叶宽1.5~2厘米,花序轴近于无毛,花的苞叶显着,长达3厘米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橘饼
- 板蓝根
- 两指剑
- 小果倒地铃
- 对叶榕
- 熊掌
- 紫金标
- 黄精
- 六叶龙胆
- 枇杷根
- 紫花景天
- 猪毛蕨
- 山萝卜
- 厚叶旋蒴苣苔
- 小千金
- 东北羊角芹
- 八月瓜
- 窝儿七
- 宜梧叶
- 朱砂七
- 罗锅底
- 刺柄南星
- 荠菜子
- 见血清
- 铁草鞋
- 散血藤
- 土牡蛎
- 茳芒决明
- 一点红
- 红娘子
- 台湾榕
- 花生壳
- 蒙莸
- 满树星
- 母猪藤根
- 小红藤
- 法半夏
- 榧螺
- 蛇接骨
- 急性子
- 狗骨
- 羊屎条根
- 胡杨
- 花锚
- 钻地风
- 峨眉半边莲
- 冰球子
- 香石藤果
- 枫杨
- 狗筋蔓
- 黄葵
- 刺苋菜
- 川谷根
- 乌榄核
- 苋实
- 接骨草
- 喜树皮
- 桤木
- 女菀
- 鸡蛋壳
- 鹿骨
- 玳玳花
- 倒提壶
- 山小橘
- 白马骨根
- 鹅肉
- 单根木叶
- 透明草
- 百步还阳丹
- 牛角瓜
- 野草香
- 冬瓜
- 九仙草
- 野拔子
- 华无柱兰
- 玉溪天仙藤
- 冲天果
- 山羊角
- 大蛇药
- 酸果藤
- 山油麻
- 竹林消
- 扭筋草
- 川乌
- 红酸杆
- 伤寒草
- 云南莲座蕨
- 珠兰
- 梨木灰
- 女金芦
- 大白顶草
- 獭肝
- 小黄鼠狼
- 黑皮青木香
- 睡菜
- 红背酸藤
- 大块瓦
- 牛蹄甲
- 水百合
- 楮皮间白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