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古特报春
《中华本草》:唐古特报春
拼音注音
Tánɡ Gǔ Tè Bào Chū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唐古特报春的花及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rimula tangutica Duchie采收和储藏:6-7月采花,10月采籽,晾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全株无粉。根粗,褐色或黑褐色,须根发达。长2-6cm,红褐色。叶丛基部无鳞片,叶柄不明显或长达叶片的1/2;叶片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连柄长4-15cm,宽2-2.5cm,先端钝圆或稍锐尖,基部渐狭窄,下延成长柄,边缘具不规则的波状细锯齿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侧脉不明显,两面无毛。花季粗壮挺直,高20-60cm;具伞形花序1-3轮,每轮5-9花;苞片线状披针形,长6-10mm、先端渐尖,缘具腺毛,基部较宽;花梗长1.5-2.5cm,被微柔毛,具深蓝色条纹,开花时稍下弯;花萼筒状,长5-7mm,5裂,裂片披针形,先端钝,具缘毛,背面具深蓝色条纹;花冠紫红色,冠筒长于花萼,裂片5,线形,长7-10mm,宽约lmm;雄蕊5.贴生于冠筒喉部与裂片对生,花药黄色;子房上位,卵圆形或倒卵圆形,光滑,花柱短,藏于冠筒中部以下或接近于中部,柱头头状。蒴果筒状,长于宿存花萼3-5mm。花期6-7月,果期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300-4700m的阳坡草地或灌丛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南部、青海东部、四川西北部和西藏东部。
性味
辛;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降血压。主痈肿疮疖;烫伤;高血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兔血
- 椴叶独活
- 土沙参
- 台湾三颗针
- 台蘑
- 断线蕨
- 断节参
- 三块瓦
- 灯台菜
- 灯笼婆婆纳
- 野茄树
- 土党参
- 土密树
- 兔肝
- 台湾牛奶菜
- 杜鹃兰
- 灯台莲
- 灯笼果
- 偷筋草
- 断板龟
- 毒芹
- 滇藁本
- 灯心草根
- 独叶一枝枪
- 茶油
- 吐铁
- 土沉香
- 滇白芷
- 唐古特青兰苗
- 土丁桂
- 杜松实
- 滇崖爬藤
- 滇杠柳
- 滇茵陈
- 滇车前
- 灯心草
- 野苎麻
- 台湾千金藤
- 同形鳞毛蕨
- 唐古特青兰
- 土人参
- 春不见
- 土当归
- 滇鸡骨常山
- 滴水珠
- 灯台树
- 小过江龙
- 耧斗菜
- 台湾榕
- 唐松草
- 土常山
- 淡味当药
- 滇常山
- 灯笼泡
- 黄山药
- 兔儿风
- 断血流
- 土玉桂
- 滇丁香
- 滇瑞香
- 滇缅古柯
- 滇高良姜
- 兴安升麻
- 南烛
- 台湾肺形草
- 五爪龙
- 唐古特马尿泡
- 土丹参
- 土大黄
- 土桂皮
- 毒芹根
- 土瓜
- 淡菜
- 灯台树果
- 绿矾
- 兔子毛
- 兔耳风
- 团叶鳞始蕨
- 杜楝
- 淡竹笋
- 大叶子
- 兔脑
- 淡竹壳
- 驳骨丹
- 罗望子
- 海鹞鱼
- 江南卷柏
- 兔头骨
- 杜鹃
- 毒箭羊角拗
- 土瓜狼毒
- 淡豆豉
- 滇南千里光
- 点地梅
- 独脚柑
- 兔皮毛
- 兔耳草
- 凸额马先蒿
- 土圞儿
- 滇丹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