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乌头
《中华本草》:吉林乌头
拼音注音
Jí Lín Wū Tóu
英文名
Root of Kirin Monkshood
出处
始载于《东北植物检索表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莨科植物吉林乌头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onitum kivinense Nakai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采挖根部,去净泥土及须根,晒干。
原形态
吉林乌头多年生草木,高80-120cm。直根,暗褐色。茎直立,下部被伸展的黄色长柔毛,上部被反曲的黄色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20-30cm;叶片肾状五角形,长12-17cm,宽20-24cm,3深裂,中央裂片宽菱形,3深裂,侧裂片2-3中裂或深裂,裂片1-2浅裂,小裂片有尖粗齿,上面被短曲柔毛,下面脉上被长毛或近无毛。总状花序有6-17朵花,花序轴和花梗被反曲短柔毛;花梗长8-12mm;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;花两性,两侧对称;萼片5,花瓣状,黄色,外面被短柔毛,上萼片圆筒形,高1.4-1.8cm,喙短,下缘稍凹,长9-10mm,侧萼片宽倒卵形,长约8mm,下萼片狭椭圆形;花端膨大,直或向后弯曲;雄蕊多数,花丝全缘,无毛或具缘毛;心皮3,无毛。蓇葖果,长1-1.2cm,无毛。种子多数,三棱形,长约2.5mm,密生波状横狭翅。花期7-9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草坡、林边或红松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面于黑龙江东部、吉林、辽宁千山以东。
性味
辛;苦;温;有毒
归经
肝;胃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散寒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手足拘挛;心腹冷痛;痈疮肿痛;牙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-3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
各家论述
《辽宁中药志》:根可用于治疗胃脘疼痛,获得满意疗效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掐不齐
- 饱饭花
- 樗叶
- 黑风散根
- 峨眉耳蕨
- 草蛛
- 山杨柳
- 核桃青龙皮
- 凤尾兰
- 黄鼬
- 驴打滚儿草
- 云南重楼
- 阿尔泰扭藿香
- 高粱根
- 虾须草
- 蓖麻蚕
- 布荆
- 红毛鸡
- 鮠鱼
- 杜仲藤
- 白绿叶果实
- 秘鲁香胶
- 椰子
- 龟版胶
- 金石斛
- 水芋
- 甘蓝
- 土色牛肝菌
- 地毡草
- 深红龙胆
- 长叶水麻
- 牛筋果
- 番木瓜叶
- 大丁草
- 团叶鳞始蕨
- 圆叶南蛇藤根
- 沙糖木
- 黄花香薷
- 金刚刺
- 猪鬃草
- 云南美登木
- 梨皮
- 野兔骨
- 慕荷
- 狸尾草
- 毛八角枫
- 冰草白穗
- 兰花石参
- 湿鼠曲草
- 根辣
- 大山芝麻
- 八仙草
- 百灵草
- 全毛悬钩子
- 大千生
- 厚叶贯众
- 刘寄奴
- 海鹞鱼齿
- 接骨木根
- 绿叶五味子
- 疝气草
- 白木耳
- 黍米
- 黄花补血草
- 臭辣树
- 细叶桉叶
- 白鹇
- 大叶金花草
- 李
- 白背枫
- 酥
- 东北红豆杉
- 鲜黄连
- 麦瓶草种子
- 蝌蚪
- 金猫头
- 宝盖草
- 黄接骨丹
- 小叶杨
- 波罗蜜核中仁
- 鬣羚角
- 香榧草
- 炮掌果
- 山梗菜
- 腊雪
- 南瓜藤
- 朱砂藤
- 五叶泡
- 蒙自草胡椒
- 柃木
- 胆星
- 蚌肉
- 山麻黄
- 金鸡尾
- 决明子
- 通骨消茎叶
- 麻黄根
- 紫石英
- 排钱树
- 川明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