叫姑姑
《中华本草》:叫姑姑
拼音注音
Jiào Gū Gu
别名
莎鸡、纺织娘、叫耳哥、大蟋蟀
英文名
Cane Giant Katydid
出处
出自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螽斯科动物纺织娘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copoda elongata Linnaeus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捕捉,鲜用,或以酒醉死,晒干或焙干。
原形态
纺织娘,体褐色或绿色,长50-75mm(达翅端)。头部较小,复眼1对,触角丝状,黄褐色。前胸狭后阔,前胸痛侧片基部以黑色为多。翅膜质,长达尾端。雄虫在左覆翅的臀域有发音器,夜则鸣响。足3对,后肢长大,善于跳跃,前足的胫节具听器。雌虫尾端的产卵器,成军刀形,末端尖锐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栖于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辛;性凉
炮制
拣去杂质,除去头、足及翅。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定惊止搐。主小儿惊风抽搐
用法用量
内服:焙干研末,1-4个。
各家论述
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治小儿抽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叫姑姑
拼音注音
Jiào Gū Gū
别名
莎鸡(《诗经》),纺织娘、叫哥哥(《虫荟》),大蟋蟀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。
出处
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
来源
为螽斯科昆虫纺织娘的干燥全虫。夏、秋捕捉,用酒醉死,焙干。
原形态
体长约5~7厘米,绿色或褐色。头部较小,复眼1对,触角丝状,由30余环节组成,呈黄褐色。前胸前狭后阔,前胸背侧片基部以黑色为多。翅膜质,长达尾端,前翅往往纵列有黑色圆纹,休止时常以左侧覆于右侧之上。雄虫在左覆翅的臀域,有发音器,夜则鸣响。足3对,后肢长大,善于跳跃,前足的胫节具听器,后足的胫节最长。雌虫尾端有产卵管。栖于草丛中。成虫于夏秋间发现。
生境分布
分布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福建、四川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炮制
拣去杂质,除去头、足及翅。
功能主治
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治小儿抽风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1~4个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过腰蛇
- 山大烟
- 野兔骨
- 银边吊兰
- 狗骨节
- 礜石
- 玉米须
- 枫香寄生
- 砂茴香子
- 三叉虎根
- 山艾叶
- 地皮风
- 杠香藤
- 厚叶算盘子
- 咳喘木
- 桂竹香
- 桑椹酒
- 山蜘蛛
- 川明参
- 山茶花
- 珊瑚冬青
- 甘青铁线莲
- 大叶凤尾
- 百舌鸟
- 野菱根
- 罗望子叶黄檀
- 羊血
- 鹿角芦荟
- 丝瓜藤
- 紫金标
- 蝙蝠
- 大管
- 四大天王
- 石笔海胆
- 林背子
- 毛柄短肠蕨
- 野棕
- 眼子菜
- 华南胡椒
- 小一把抓
- 黄山鳞毛蕨根
- 石仙桃
- 竹凌霄
- 绿萼梅
- 一品红
- 有柄石韦
- 阴地蕨
- 肥荚红豆
- 箭刀草
- 茶
- 清香桂
- 龙须藤
- 黑种草子
- 松萝
- 朱砂根叶
- 乌口树
- 棕竹根
- 栝楼茎叶
- 土党参
- 赤楠蒲桃叶
- 井口边草
- 牛胆参
- 还魂草
- 沙糖木
- 蓖麻
- 轮叶铃子香
- 娃娃鱼
- 木瓜
- 鄂西天胡荽
- 水白蜡树皮
- 红须须
- 田旋花
- 山鸡蛋
- 撒发
- 天目木兰
- 牛奶树子
- 柿蒂
- 药绿柴
- 红毛叶马蹄香
- 光里白
- 冠唇花
- 大木通
- 广州山柑
- 小毛蓼
- 蚯蚓
- 老枪谷
- 山猫儿
- 帚菌
- 萆薢
- 郎伞木
- 斑鸠
- 腊梅
- 琼枝
- 青藏虎耳草
- 樟树皮
- 枸杞叶
- 地红子根
- 华西小石积
- 海狸香
- 龙眼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