榕树果
《中华本草》:榕树果
拼音注音
Rónɡ Shù Guǒ
出处
出自《泉州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cus microcarpa L.[F.retusa auct.non 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大乔木,高15-25m,胸径50-70cm。全株有乳汁。老枝上有气牛根(榕须),下垂,深褐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7-12mm;托 叶披针形,长约8mm;叶片草质而稍带肉质,椭圆形、卵状椭圆形 或倒卵形,长3.5一8scm,宽3-4cm,先端钝尖,基部楔形,上面 深绿色,光亮,下面浅绿色,全线或浅波状;基出脉3条,侧脉纤细,3-10对。隐头花序(榕果)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着 生于已落枝叶腋,扁球形,直径5-10mm,成熟时黄色或微红 色,基部苞片阔卵形,宿存,无总花梗;雄花、瘿花和雌花生于同 一花序托内,花间有少数刚毛,雄花散生内壁,花被片3,近匙 形,雄蕊1,花药与花丝等长;瘦花无梗或具短梗,花被片3,广匙 形,花柱侧生,短;雌花无梗或具短梗,花被片与瘿花相似,但较 小,花柱侧生,短于子房,柱头棒形。瘦果小,卵形。花、果期44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-800m林缘或旷野,野生或植为行道树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微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疮疖;臁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煎水熏洗。
临床应用
榕树果实自坠入水中者,取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榕树果
拼音注音
Rónɡ Shù Guǒ
出处
《泉州本草》
来源
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果实。
功能主治
治臁疮:榕树果实自坠入水中者,取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清香桂
- 油茶根
- 水葫芦苗
- 七角白蔹
- 粗腿羊肚菜
- 灵砂
- 红葱
- 罗勒根
- 藏菖蒲
- 大黄
- 枇杷花
- 卷边桩菇
- 眼睛草
- 大树三台
- 铜绿
- 石蔓藤
- 鹅绒藤
- 儿茶
- 白梅
- 黄荆
- 水松叶
- 制草乌
- 绿萼水珠草
- 滑背草鞋根
- 冬青子
- 关木通
- 铁苋
- 水虾子草
- 中华剑蕨
- 倒提壶
- 柠条子
- 合血香
- 覆盆子
- 川楝子
- 四大天王
- 蘽根
- 裂果卫矛
- 珠芽半支
- 茅栗
- 十大功劳根
- 蒿雀
- 蒲桃根皮
- 胆星
- 衣鱼
- 榆树
- 华东木蓝
- 大活
- 车桑仔
- 小千金
- 天荞麦根
- 墨汁鬼伞
- 黄连花
- 小旋鸡尾
- 豆列当
- 蘡薁藤
- 猕猴梨根
- 狭叶海金沙
- 红丝线
- 铁骨银参
- 对叉疔药
- 小黑药
- 庵 (艹闾)
- 一枝蒿
- 白脂麻
- 瓶耳小草
- 泽兰
- 乌鸦肉
- 左黑果
- 阴香皮
- 杜鹃花叶
- 胡莲
- 驳骨丹
- 白皮
- 梨皮
- 小贯众
- 水丁香
- 车前子
- 野油麻
- 孩儿茶
- 旋花苗
- 蛇含石
- 木椒根
- 水边指甲花
- 丁癸草
- 华南铁角蕨
- 园金柑
- 莱菔缨
- 鄂报春
- 腊梅
- 驴蹄
- 百药煎
- 马蹄金
- 赪桐叶
- 白金古榄
- 八角莲
- 棱枝槲寄生
- 向日葵叶
- 白背三七
- 苦菜花子
- 黄珠子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