榕树果
《中华本草》:榕树果
拼音注音
Rónɡ Shù Guǒ
出处
出自《泉州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cus microcarpa L.[F.retusa auct.non 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大乔木,高15-25m,胸径50-70cm。全株有乳汁。老枝上有气牛根(榕须),下垂,深褐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7-12mm;托 叶披针形,长约8mm;叶片草质而稍带肉质,椭圆形、卵状椭圆形 或倒卵形,长3.5一8scm,宽3-4cm,先端钝尖,基部楔形,上面 深绿色,光亮,下面浅绿色,全线或浅波状;基出脉3条,侧脉纤细,3-10对。隐头花序(榕果)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着 生于已落枝叶腋,扁球形,直径5-10mm,成熟时黄色或微红 色,基部苞片阔卵形,宿存,无总花梗;雄花、瘿花和雌花生于同 一花序托内,花间有少数刚毛,雄花散生内壁,花被片3,近匙 形,雄蕊1,花药与花丝等长;瘦花无梗或具短梗,花被片3,广匙 形,花柱侧生,短;雌花无梗或具短梗,花被片与瘿花相似,但较 小,花柱侧生,短于子房,柱头棒形。瘦果小,卵形。花、果期44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-800m林缘或旷野,野生或植为行道树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微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疮疖;臁疮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煎水熏洗。
临床应用
榕树果实自坠入水中者,取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榕树果
拼音注音
Rónɡ Shù Guǒ
出处
《泉州本草》
来源
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果实。
功能主治
治臁疮:榕树果实自坠入水中者,取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檵花叶
- 猴骨
- 刺猬皮
- 尖子木
- 铧尖草
- 铁牛钻石
- 野靛青
- 南天竹根
- 叶下花
- 鸡心七
- 阔齿兔唇花
- 岩檀香
- 紫雪花
- 草果药
- 粟米
- 茯苓皮
- 地筋
- 大籽蒿
- 鱼脑石
- 滑背草鞋根
- 跳八丈
- 花椒簕
- 红楤木
- 乌蔹莓
- 鸡肝散
- 营实
- 酢浆草
- 多花景天三七
- 痰药
- 匙羹藤
- 羊角参
- 吐烟花
- 刮筋板
- 草木王
- 两头尖
- 望月砂
- 骆驼脂
- 金纽子
- 苦绳
- 石莲子
- 四大天王
- 人参条
- 苦檀子
- 防风叶
- 岩茴香
- 狗舌草根
- 独一味
- 地笋
- 野烟叶
- 小黑药
- 白马阴茎
- 海虾壳
- 青琅玕
- 鹅绒藤
- 鲤鱼胆
- 苦草
- 柃木
- 苦荞头
- 飞廉
- 荆芥
- 雁肪
- 节节草
- 萆薢
- 离根香
- 麻羊藤
- 蛤蟆草
- 草血竭
- 猕猴桃藤中汁
- 黑汉条
- 酸果藤
- 飞机草
- 烟管蓟
- 龙眼叶
- 麻柳树根
- 管南香
- 莪术
- 蒲桃壳
- 帽兰
- 狗核树
- 西南毛莨
- 铁线草
- 粗糠柴
- 火炭母
- 胡莲
- 辣蓼草
- 屎咕咕
- 十两叶
- 桦叶荚蒾
- 山槟榔
- 香榧草
- 费菜
- 栝楼皮
- 绵萆薢
- 蟋蟀
- 风藤草
- 硕苞蔷薇
- 赤胫散
- 东北桤木
- 麦撇花藤
- 黄秦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