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芥菜卤汁
《中华本草》:陈芥菜卤汁
拼音注音
Chén Jiè Cài Lǔ Zhī
别名
腌芥卤。
英文名
Pickled mustard juice for a long time, old pickled mustard juice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陈芥菜卤作法,以芥卤贮瓮中、埋行人处,三、五年取用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Brassica juncea (L.)Czern. Et Coss.腌芥菜的陈年卤汁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assica juncea (L.)Czern. Et Coss.
原形态
芥菜 一年生草本,高50-150cm。无毛,有时具刺毛,常带粉霜。茎有分枝。基生叶叶柄有小裂片;叶片宽卵形至倒卵形,长15-35cm,宽5-17cm,先端圆钝,不分裂或大头羽裂,边缘有缺刻或齿牙;下部叶较小,边缘有缺刻,有时具圆钝锯齿,不抱茎;上部叶窄被针形至条形,具不明显疏齿或全缘。总状花序花后延长;花淡黄色;花瓣4,鲜黄色,宽椭圆形或宽楔形,长达1.l-1.4cm,先端平截,全缘,基部具爪;雄蕊6,4长2短,长雄蕊长8mm,短雄蕊长6mm;雌蕊1,子房圆柱形,长约lmm,花柱细,柱头头状。长均果条形,长3-5.5cm,具细喙,长6-12mm;果梗长5-15mm。种子近球形,直径l-1.8mm,鲜黄色至黄棕色,少数为暗红棕色,表面具网纹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2.油芥菜 本种特点在于基生叶长圆形或倒卵形,边缘有重锯齿和缺刻。
生境分布
1.原产中国,为全国各地栽培的常用蔬菜。2.原产美洲,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。
性味
咸;寒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肺利咽;祛痰排脓。主肺痈喘胀;咳痰脓血腥臭;及咽喉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炖温,每次30-100ml,日3-4次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经逢原》:陈年咸芥卤治肺痈,吐尽臭痰秽毒即愈,然惟初起未溃者宜之。2.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下痰,清热,定嗽。治肺痈喘胀,用陈久色如泉水(者),缓呷之。3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为肺痈、喉证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陈芥菜卤汁
拼音注音
Chén Jiè Cài Lǔ Zhī
别名
腌芥卤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腌芥菜的陈年卤汁。
性味
《纲目拾遗》:"味咸,性凉。"
功能主治
清热化痰。治肺痈吐脓血。
①《纲目拾遗》:"下痰,清热,定嗽。治肺痈喘胀,用陈久色如泉水(者),缓呷之。"
②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为肺痈、喉证药。"
复方
治肺痈吐脓血,咳嗽,面肿:陈年芥菜卤久埋地中者,每日取十数匙,温汤炖热饮之。(《本草汇言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川滇桤木
- 无腺白叶莓
- 节节草
- 猬心肝
- 长柄车前蕨
- 鮠鱼
- 水藁本
- 文鳐鱼
- 无缝珠
- 无风自动草
- 赤石脂
- 野冬菊
- 菵米
- 维氏假瘤蕨
- 无患树蔃
- 长松
- 长叶紫珠
- 赤铜屑
- 王母钗
- 长梗玄参
- 除虫菊
- 长柄臭黄荆
- 驹胞衣
- 猬脂
- 微籽
- 长圆叶艾纳香
- 网脉山龙眼
- 香橼根
- 桂皮
- 红穿破石
- 荛花根
- 枣树根
- 黑鸫
- 黄荆叶
- 匍伏堇
- 川楝子
- 石瓜子莲
- 土半夏
- 野扁豆
- 鸡脑
- 车前草
- 曼陀罗子
- 刺血红
- 车前状垂头菊
- 灵猫骨
- 海通
- 甘青铁线莲
- 午香草
- 单根木
- 细草
- 牛筋草
- 水蔓青
- 蜀羊泉
- 牛齿
- 荷莲豆菜
- 天泡子
- 粗叶卷柏
- 鳢鱼胆
- 紫红獐牙菜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露水草
- 柠条籽
- 栝楼皮
- 见血清
- 狗脚迹
- 橘红
- 芭蕉叶
- 钭叶榕
- 姊妹树
- 狗屎花
- 香青兰
- 定心散
- 蓖麻子
- 地柏叶
- 黄瓜子
- 地星
- 金箔
- 黑参
- 景天三七根
- 大麦醋糟
- 黄荆
- 鱼鳔
- 黄花稔
- 树茭瓜果
- 杏仁
- 泡花子
- 山丹
- 黑皮跌打
- 炮弹果
- 苍蝇草
- 藕粉
- 苞叶木
- 小果倒地铃
- 锡叶藤
- 蛏
- 黄鲴鱼
- 透骨香根
- 菅
- 檵花叶
- 绒毛粉背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