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脚迹
《*辞典》:狗脚迹
拼音注音
Gǒu Jiǎo Jì
别名
乌蝇叶、乌蝇翼、苍蝇草
出处
《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》
来源
为大戟科植物越南叶下珠的根或枝叶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小灌木,多分枝,秃净。叶小,近革质,倒卵形或矩圆形,长6~10毫米,先端浑圆,基部钝或楔尖,全缘;托叶极小,具睫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1~3朵聚生于叶腋内;雌花具柄,柄长4~6毫米,雄花柄较短;萼片6,阔卵形,极钝,长约2毫米,雄花的较短;花药3,长椭圆形,花丝合生成一粗厚的中柱。蒴果扁球形,直径约5毫米。种子长约2毫米,外种皮橙红色。花期4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、林下。分布我国南部。
功能主治
清湿热,解毒消积。治腹泻下痢,五淋白浊,小儿积热,小儿烂头疮,皮肤湿毒,疥疮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煎水洗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狗脚迹
拼音注音
Gǒu Jiǎo Jì
别名
地棉花、野棉花、野桃花、花蝴蝶、五龙会、八大锤、乌云盖雪
来源
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梵天花Urena procumbens L.,以根和叶入药。秋季挖根,夏秋采叶,洗净切碎,晒干。
性味
甘、苦,平。
功能主治
祛风利湿,清热解毒。用于感冒,风湿性关节炎,肠炎,痢疾,肺热咳嗽;外用治跌打损伤,疮疡肿毒,毒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;叶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破布木
- 慈乌
- 蝎子七
- 野竹兰
- 芦竹箨
- 风车儿
- 紫萁苗
- 白苏子
- 新疆羌活
- 福参叶
- 野木鱼
- 糖橘红
- 狗缨子
- 爬山豆根
- 膀胱七
- 小血藤
- 铺地蜈蚣
- 狗尾草
- 炮仗筒
- 菊花参
- 决明子
- 山牡丹
- 紫芋
- 雉
- 粘毛黄花菍
- 辟汗草
- 大避债蛾
- 刺血红
- 丁香根
- 红茴香根
- 随手香
- 破血丹
- 穿耳菝葜
- 细叶香桂
- 昆明鸡脚黄连
- 水虾草根
- 臭李皮
- 青箭
- 荠菜子
- 白杨枝
- 小茜草
- 瓶蕨
- 金钗石斛
- 顶头马蓝
- 蒲黄滓
- 桂木干
- 禾叶墨斛
- 清香桂
- 绵参
- 白残花
- 金雀儿
- 赤车使者根
- 灰藋子
- 毛大丁草根
- 山峰西番莲
- 桃枝
- 萍蓬草根
- 鸭公青
- 苔水花
- 冬青叶
- 冻绿叶
- 紫薇叶
- 水茄
- 楸树
- 狼尾草
- 鹊
- 苦楝叶
- 红管药
- 苦碟子
- 娃娃拳
- 照山白
- 炮掌果
- 荷叶
- 光头前胡
- 桑瘿
- 爬山猴
- 胖根藤
- 粘人花根
- 珍珠伞
- 橙皮
- 白螺蛳壳
- 褐粘褶菌
- 苦苣根
- 对叶四块瓦
- 马鬃蛇
- 接骨树皮
- 小黑牛
- 花锚
- 香油罐
- 铁马鞭
- 毛足铁线蕨
- 鬼箭羽
- 楮叶
- 葱花
- 地沙
- 大还魂草
- 伽蓝菜
- 铺地草
- 菩萨鱼
- 柑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