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缘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齿缘草
拼音注音
Chǐ Yuán Cǎo
别名
蓝梅
来源
紫草科齿缘草Eritrichium pectinatum (Pall.) DC. var. rupestre (Pall.) Brand.,以花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内蒙古。
性味
苦、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治感冒,温热病,脉管炎及血热诸症。
用法用量
1钱,研面冲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齿缘草
拼音注音
Chǐ Yuán Cǎo
别名
蓝梅
出处
《内蒙古中草药》
来源
为紫草科植物齿缘草的花及叶。夏、秋采集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茎具多数短分枝,被灰色绢毛。基生叶稍呈匙形,长3~6厘米;茎生叶线形,长1~3厘米。总状花序短,长1~2厘米,结果期稍伸长;花小,蓝色;花萼5裂;花冠檐部5裂;雄蕊5;子房4裂,柱头扁球形。小坚果陀螺形,棱缘有短刺,不为锚状,刺通常带蓝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石质山坡或岩石裂缝处。分布内蒙古及东北等地。
性味
苦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温解热。治感冒温热病,脉管炎。
复方
①治流行性感冒发烧:齿缘草一钱五分,水煎服,每日三次。
②治感冒高烧:齿缘草、当药、木鳖子、西伯利亚艾菊、草河车、诃子各等量。共研细面,每日三次,每次一钱至一钱五分,煎汤温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华中瘤足蕨
- 菰根
- 何首乌叶
- 饱饭花果
- 银粉背蕨
- 粟芽
- 五味子
- 大青根
- 茴香
- 石榴花
- 乌桕木根皮
- 黄山药
- 云木香
- 蘡薁根
- 七叶一把伞
- 荞麦七
- 鸭卵
- 胆汁
- 枫香树皮
- 对马耳蕨
- 庵 (艹闾)子
- 红椋子
- 矩叶大青
- 竹鸡
- 蚌兰叶
- 尖连蕊茶根
- 三丫苦叶
- 茜草茎
- 五龙皮
- 鱼鳔
- 黄筒花
- 排钱草
- 五色梅根
- 昏鸡头
- 黄草花
- 金丝桃果实
- 仰天钟
- 西藏鸡爪草花
- 奇林翠雀
- 海莲果
- 砂仁壳
- 猕猴桃根
- 哈蟆油
- 骨牌蕨
- 红母鸡草
- 蓝萼香茶菜
- 朴树皮
- 黄花忍冬
- 乌灵参
- 双肾子
- 酸果藤
- 地梢瓜
- 总状土木香
- 短毛熊巴掌
- 铜脚威灵仙
- 长瓣马铃苣苔
- 罗望子叶黄檀
- 总状绿绒蒿
- 广西九里香根
- 桂丁
- 长梗千里光
- 广东万年青
- 长管香茶菜
- 通脱木花上粉
- 乌贼鱼腹中墨
- 聚叶虎耳草
- 护心草
- 大千生
- 枸骨树皮
- 千打锤
- 绿珊瑚
- 蝮蛇
- 葛粉
- 金锦香
- 中华赛爵床
- 丁香蓼
- 枫香脂
- 骆驼脂
- 番石榴
- 金腰带
- 狗骨柴
- 瓜螺
- 金鸡纳
- 谷皮树
- 狗心
- 止血丹
- 甘薯
- 甘肃棘豆
- 壮筋草
- 复生草
- 金线兰
- 凤凰木
- 观音苋根
- 枳根皮
- 浙地黄
- 瓜子金
- 瓜馥木
- 金石斛
- 狗宝
- 锯锯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