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缘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齿缘草
拼音注音
Chǐ Yuán Cǎo
别名
蓝梅
来源
紫草科齿缘草Eritrichium pectinatum (Pall.) DC. var. rupestre (Pall.) Brand.,以花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内蒙古。
性味
苦、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治感冒,温热病,脉管炎及血热诸症。
用法用量
1钱,研面冲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齿缘草
拼音注音
Chǐ Yuán Cǎo
别名
蓝梅
出处
《内蒙古中草药》
来源
为紫草科植物齿缘草的花及叶。夏、秋采集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茎具多数短分枝,被灰色绢毛。基生叶稍呈匙形,长3~6厘米;茎生叶线形,长1~3厘米。总状花序短,长1~2厘米,结果期稍伸长;花小,蓝色;花萼5裂;花冠檐部5裂;雄蕊5;子房4裂,柱头扁球形。小坚果陀螺形,棱缘有短刺,不为锚状,刺通常带蓝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石质山坡或岩石裂缝处。分布内蒙古及东北等地。
性味
苦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温解热。治感冒温热病,脉管炎。
复方
①治流行性感冒发烧:齿缘草一钱五分,水煎服,每日三次。
②治感冒高烧:齿缘草、当药、木鳖子、西伯利亚艾菊、草河车、诃子各等量。共研细面,每日三次,每次一钱至一钱五分,煎汤温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龙胆
- 无患子叶
- 龙须眼子菜
- 歪头菜
- 龙须藤
- 龙胆地丁
- 鹿耳韭
- 鹿尾
- 挖耳草
- 龙角
- 鮠鱼
- 无患子中仁
- 无缝珠
- 问荆
- 鸬鹚骨
- 鹿心草
- 无尾果
- 无患子
- 碗蕨
- 鲛鱼
- 瓦韦
- 胃友
- 鳢鱼肠
- 龙葵根
- 龙虱
- 无名子
- 维特他
- 龙舌兰
- 文蛤
- 无莿根
- 望江南子
- 文竹
- 蜈蚣刺
- 鹿胆
- 鹿齿
- 龙老根
- 鹿角霜
- 鹿髓
- 龙常草
- 鷃
- 窝儿七
- 梧桐根
- 问题特
- 鹿葱
- 温泉
- 蜗牛
- 无花果根
- 鹿梨
- 龙珠子
- 鹿肾
- 鹿衔草
- 龙头草
- 胃寒草
- 莴苣子
- 无腺白叶莓
- 木苎麻
- 碗花草
- 王孙
- 黄蜀葵茎
- 云木香
- 龙船花根
- 穿山龙
- 麻口皮子药
- 甘菊花露
- 白毛藤根
- 青头雀
- 糯芋
- 金石斛
- 芭蕉叶
- 豹皮菇
- 杉材
- 白草根
- 奶浆果
- 玄精石
- 红果参
- 鸡娃草
- 螳螂
- 猪母柴根
- 猪靥
- 广防风
- 光决明
- 猪脬
- 白螺蛳壳
- 五色梅根
- 胡萝卜
- 枫香寄生
- 木莲果
- 石瓜子莲
- 马比木
- 麂肉
- 双花堇菜
- 盐胆水
- 野兔脑
- 地龙
- 木半夏根
- 娃娃鱼
- 广藤根
- 蓝桉
- 草木王
- 带刺马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