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缘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齿缘草
拼音注音
Chǐ Yuán Cǎo
别名
蓝梅
来源
紫草科齿缘草Eritrichium pectinatum (Pall.) DC. var. rupestre (Pall.) Brand.,以花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内蒙古。
性味
苦、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治感冒,温热病,脉管炎及血热诸症。
用法用量
1钱,研面冲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齿缘草
拼音注音
Chǐ Yuán Cǎo
别名
蓝梅
出处
《内蒙古中草药》
来源
为紫草科植物齿缘草的花及叶。夏、秋采集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茎具多数短分枝,被灰色绢毛。基生叶稍呈匙形,长3~6厘米;茎生叶线形,长1~3厘米。总状花序短,长1~2厘米,结果期稍伸长;花小,蓝色;花萼5裂;花冠檐部5裂;雄蕊5;子房4裂,柱头扁球形。小坚果陀螺形,棱缘有短刺,不为锚状,刺通常带蓝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石质山坡或岩石裂缝处。分布内蒙古及东北等地。
性味
苦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温解热。治感冒温热病,脉管炎。
复方
①治流行性感冒发烧:齿缘草一钱五分,水煎服,每日三次。
②治感冒高烧:齿缘草、当药、木鳖子、西伯利亚艾菊、草河车、诃子各等量。共研细面,每日三次,每次一钱至一钱五分,煎汤温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海桐树
- 绿玉树
- 迎山红
- 风藤草根
- 鬼点灯
- 红瑞木果
- 楤木根
- 猫爪子
- 大黄
- 雷五加
- 羊肚菌
- 云南丹参
- 接骨紫菀
- 秃疮花
- 二叶舌唇兰
- 小芸木
- 海雹菜
- 醋林子
- 漆树木心
- 矮茎朱砂根
- 匐地风毛菊
- 盒子草
- 还阳参
- 牛筋草
- 肿节风
- 白屈菜根
- 金鸡脚
- 三消草
- 杜仲藤
- 何首乌叶
- 大巢菜
- 土马鬃
- 红花菜
- 苍蝇草
- 莪术
- 榄仁树子
- 金雀花
- 水牛皮
- 海鳗
- 东风菜
- 粗叶木
- 栉叶蒿
- 西瓜
- 石蛇
- 石通
- 陈芥菜卤汁
- 梦花
- 海岛苎麻叶
- 河套大黄
- 黄荆根
- 犀肉
- 黄龙藤
- 广藤根
- 犁头尖
- 鳆鱼
- 阴香皮
- 银背藤
- 蜗牛
- 牡丹藤
- 苔水花
- 凤尾蕉叶
- 粗榧枝叶
- 滴水珠
- 构皮麻
- 灯笼婆婆纳
- 姜黄草
- 大头艾纳香
- 桃枝
- 野香茅
- 朱砂莲
- 丽子藤
- 小叶云实
- 水蛇皮
- 棣棠花
- 牛羊草结
- 荭草花
- 银叶柳
- 刺南蛇藤
- 黄葛树
- 黄精叶钩吻
- 米面蓊根
- 铁草鞋
- 龟胶
- 荠菜花
- 红花岩黄芪
- 朱砂菌
- 腊梅
- 蜈蚣
- 黄唇鱼鳃
- 黄紫堇
- 黄樟
- 厚叶素馨
- 艳山姜
- 木棉
- 鞭叶耳蕨
- 匙叶伽蓝菜
- 臭黄皮
- 马鬐膏
- 鬼毛针
- 腥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