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韦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瓦韦
拼音注音
Wǎ Wéi
别名
剑丹、七星草[北京]、骨牌草、小叶骨牌草、金星草
来源
蕨类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 (Kaulf.)Ching,以全草入药。四季可采,除去泥沙,晒干。
性味
苦,平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,止血,止咳。用于尿路感染,肾炎,痢疾,肝炎,眼结膜炎,口腔炎,咽炎,肺热咳嗽,百日咳,咯血,血尿,发背痈疮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备注
(1)如下同属植物与前种同等入药:1、[b]小瓦韦[/b](黄瓦韦)Lepisorus macrosphaerus (Bak.)Ching var. asterolepis (Bak.)Ching;2、[b]粤瓦韦[/b](剑丹)Lepisorus obscure-venulosus (Hayata)Ching;3、[b]乌苏里瓦韦[/b](金星草)Lepisorus ussuriensis (Regel et Maack)Ching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瓦韦
拼音注音
Wǎ Wéi
别名
剑丹、七星草、骨牌草、小叶骨牌草、七星剑、小舌头草、细骨牌草、大金刀、千只眼、泡泡草、小肺筋
英文名
Herb of Thunberg's Lepisorus, Thunberg's Lepisorus
出处
出自《唐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瓦韦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isorus thunbergianus (Kaulf.) Ching[Pleopeltis thunbergiana Kaulf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带根茎全草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植株高6-20cm。根茎粗而横生,密被黑色鳞片,下部卵形,向顶部长钻形,边缘有齿。叶远生,有短柄或几无柄;叶片革质,条状披针cm,宽6-13mm,短渐尖或锐尖头,基部渐变狭,楔形,通常无毛或下面偶有1-2鳞片;叶脉不明显,孢子囊群直径约3mm,位于中脉与叶边之间,稍近叶边,彼此接近;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-1400m的林中树干、石上或瓦缝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西南及陕西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干燥全草,常多株卷集成团。根茎横生,柱状,外被须根及鳞片;叶线状披针形,土黄色至绿色,皱缩卷曲,沿两边向背面反卷;孢子囊群10-20余个,排列于叶背成2行。味淡弱,根茎味苦。以干燥、绿色、背有棕色孢子囊群者为佳。
化学成分
含脱皮甾酮(ecdysterone)。
药理作用
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伤寒杆菌、绿脓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。其中所含成分蜕皮甾酮对动物有降低血糖及胆固醇的作用。
性味
寒;苦
归经
肺;小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利尿通淋;止血。主小儿高热;惊风;咽喉肿痛;痈肿疮疡;毒蛇咬伤;小便淋沥涩痛;尿血;咳嗽咳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煅存性研末撒。
注意
凡中寒泄泻者忌用。
各家论述
1.《唐本草》:疗淋。2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治跌打损伤,酒煎服。3.《江苏药植志》:有止血作用。4.《浙江民间草药》:止咳嗽吐血。5.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治痢。6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利尿。治蛇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瓦韦
拼音注音
Wǎ Wéi
别名
剑丹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七星草、骨牌草(《江苏植药志》),落星草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唐本草》
来源
为水龙骨科植物瓦韦的全草。5~8月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不及20厘米。根茎稍粗壮,横走,密被鳞片,下生须根;鳞片黑褐色乃至暗褐色,厚质,线状钻形,基部广卵形。叶自根茎抽出;叶柄短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10~18厘米,宽1~1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,革质而厚,上面深绿色,有小孔点散布,下面淡绿色,中肋隆起,支脉与细脉呈网孔状,但隐没于叶肉内。孢子囊群生叶背的上半部,圆形而大,黄色,并列于中肋网侧,成2纵列,幼时有盾状鳞片覆盖。
生境分布
生于树皮、岩面、屋上。分布长江以南各地。主产江苏、浙江等地。
形状
干燥全草,常多株卷集成团。根茎横生,柱状,外被须根及鳞片;叶线状披针形,土黄色至绿色,皱缩卷曲,沿两边向背面反卷;孢子囊群10~20余个,排列于叶背成2行。味淡弱,根茎味苦。以干燥、绿色、背有棕色孢子囊群者为佳。
性味
《浙江民间草药》:"性寒,味淡。"
功能主治
利尿,止血。治淋病,痢疾,咳嗽吐血,牙疳。
①《唐本草》:"疗淋。"
②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治跌打损伤,酒煎服。"
⑧《江苏植药志》:"有止血作用。"
④《浙江民间草药》:"止咳嗽吐血。"
⑤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"治痢。"
⑥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利尿。治蛇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煅存性研末撒。
复方
①治咳嗽吐血:瓦韦叶,刷去孢子囊群,煎汤服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
②治走马牙疳:瓦韦连根煅灰存性涂敷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
③治小儿惊风:鲜瓦韦一至三两。水煎液冲红糖,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次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④治眼目星翳:鸡蛋一个,破一头,将瓦韦粗末塞入,用纸封口,煮熟,去草食蛋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毛山荆子
- 山海螺
- 六月青
- 蒲公英
- 龙利叶花
- 地棠花
- 橘络
- 大薸
- 盐肤木皮
- 苏木蓝
- 野颠茄
- 都咸子树皮
- 虎耳还魂草
- 灯笼草
- 瞿麦
- 三点金草
- 单鞭
- 凤凰衣
- 干旱毛蕨
- 大叶云实
- 狐狸尾
- 山郎木根
- 萤火
- 苘麻根
- 香椿子
- 石榴叶
- 仙桃草
- 小叶石楠
- 蜘蛛网
- 骆驼黄
- 九子连环草
- 油鱼
- 大狗尾草
- 三消草
- 葱实
- 对叶四块瓦
- 苦蘵果实
- 小一口血
- 猪脬
- 草灵仙
- 大荃麻
- 木虾公
- 粉叶地锦
- 狗尾花
- 棘胸蛙
- 黄明胶
- 牛胆参
- 盘石龟
- 鲫鱼子
- 穗花杉根
- 细叶野牡丹
- 羊蹄实
- 野木瓜
- 香排草
- 串铃
- 秃疮花
- 五龙根
- 金线包
- 榆皮涎
- 乌苏里鼠李树皮
- 野大豆藤
- 野慈姑
- 美丽鳞毛蕨
- 腊梅
- 卷柏
- 海鲶
- 金盏菊根
- 滇五味
- 香椿
- 山石榴
- 乌鸦
- 野猪蹄
- 木棉皮
- 石枣子
- 紫苏苞
- 阔叶十大功劳
- 冻绿叶
- 红郎伞
- 梅花参
- 牛戳口
- 小接骨丹
- 伞花绢毛菊
- 梁王茶
- 蒲葵叶
- 入地金牛
- 桂树根
- 麻叶荨麻
- 黄花木
- 百两金
- 地锦槭
- 剑皮树菌
- 扶桑根
- 玉竹
- 黄竹参
- 贵州追风散
- 草地黄芩
- 绿百合
- 羊角拗
- 白茅针
- 通骨消茎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