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茅香
《*辞典》:小茅香
拼音注音
Xiǎo Máo Xiānɡ
别名
山白芷、土白芷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黑骨风(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),寻骨风、铁杆香(《四川中药志》),白牛胆根(《泉州本草》)。
出处
《分类草药性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。立夏后采挖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白牛胆"条。
生境分布
产四川、广东、云南、福建、湖南等地。
形状
根长约10~30厘米,粗1厘米许,外表乌黑色。断面硬心,质脆,有香气。
性味
辛,温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辛,性平。"
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"性热。"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温,味辛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祛风散寒,活血舒筋。治风寒感冒,咳嗽,哮喘,风湿痹痛,月经不调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祛风疾,散热毒,治哮喘。"
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"走表散寒,治咳嗽。"
③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:"治筋骨酸痛。"
④《实用中草药》:"疏风解表,祛湿利水。治产后感冒,产后瘀血癌,妊娠小便不通。肝炎,胃痛,消化不良,腹痛,感冒咳嗽,齿漏,颈淋巴结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或浸酒。
复方
①治伤风头痛,风湿骨痛:白牛胆根五钱至一两,合鸡蛋煮食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②治黄疸肿胀:白牛胆鲜根二至四两。合猪肉煮食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③治小儿疳积:白牛胆根一两。清水煎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④治牙痛:白牛胆根一两。煮精猪肉食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花景天
- 马蔺根
- 马钱子
- 紫筒草根
- 断线蕨
- 断节参
- 大青根
- 短瓣花
- 大地柏枝
- 铁包金
- 榆皮涎
- 罗伞树
- 弹刀子菜
- 羊肾
- 隔山消
- 牛毛毡
- 杜鹃兰
- 栀子花
- 金线草
- 强威生草
- 三台红花
- 苦苣
- 大羽藓
- 海狸香
- 金匙叶草
- 地盘松球
- 罗望子叶黄檀
- 锡生藤
- 槐胶
- 路旁菊
- 大叶醉鱼草
- 母猪草
- 高粱根
- 大叶铁包金
- 黄毛榕
- 大昏鸡头
- 帘子藤
- 大叶井口边草
- 樟
- 柳叶剑蕨
- 油炸木
- 落地荷花
- 赤车使者
- 浮小麦
- 浮萍
- 短枝六道木
- 槐角
- 鸨油
- 双参
- 山苦菜
- 梧桐
- 五倍子苗
- 都拉
- 老牛揣
- 高原点地梅
- 栲栗
- 瓦楞子
- 钱针万线草
- 野扁豆
- 花杜仲藤
- 西番莲
- 遍地金
- 塔黄
- 小寸金黄
- 蒌油
- 美味牛肝
- 大树皮
- 雪灵芝
- 湿生扁蕾
- 角叉菜
- 鸡爪乌
- 牡蛎
- 海茄子
- 节瓜
- 丁香蓼
- 石蚕
- 莲蓬草
- 石楠
- 五加果
- 挖耳草根
- 鸡冠草
- 高山黄华根
- 矮陀陀
- 蓼螺
- 鸡枞
- 繁缕
- 芋
- 红葱
- 藤本夜关门
- 荫风轮
- 茶叶
- 无花果
- 小龙胆草
- 蝙蝠藤
- 鳗鲡
- 广玉兰
- 吊罗果
- 满天星
- 小叶榕
- 单条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