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石松
《中华本草》:小石松
拼音注音
Xiǎo Shí Sōnɡ
别名
伸筋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松科植物矮小石松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phasiastrum veitchii(Christ)Holub.[Lycopodium veitchii Christ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植物,主茎匍匐状,长约60cm。侧枝直立,高5-7cm,多回二叉分枝,小枝略呈扁压状。叶坚纸质,螺旋状排列,斜展,线状披针形,长2-4mm,宽0.6-1mm,基部贴生在枝上,先端渐尖,全缘。孢子囊穗圆柱形,长2-3cm,生在孢子枝顶部;孢子叶卵形,长约4mm,宽约2mm,先端长渐尖,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齿,膜质。孢子囊生在孢子叶腋,圆肾形,黄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m左右的高山草甸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21-表千层塔烯三醇(21-episerratriol),石松三醇(lycoclavanol),石松四醇酮(lycoclavanin),21-表石松隐四醇(21-epilycocryptol)等三萜类及具有喹诺里西定(quinolizidine)母核的石松生物碱(lycopodium alkaloid)。
性味
苦;辛;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通经活络;消肿止痛。主风湿腰腿痛;关节疼痛;跌打损伤;刀伤;烫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单叶铁线莲
- 小白花苏
- 荨麻根
- 木槿子
- 小酒饼花
- 玄明粉
- 线叶蓟
- 小蜡树
- 黑芝麻
- 狭穗鹭兰
- 西藏花椒种子
- 锈钉子
- 细叶小羽藓
- 虎尾兰
- 旋花根
- 西瓜霜
- 仙半夏
- 小白蜡条
- 细叶十大功劳
- 细叶谷木
- 西南文殊兰
- 杏树皮
- 槐米
- 细叶藤柑
- 信石
- 小贯众
- 咸秋石
- 稀花蓼
- 纤花耳草
- 绣球防风果
- 鬼灯笼根
- 夏蜡梅
- 蘘荷
- 细叶桉果
- 仙茅
- 花锚
- 小蓟
- 小血光藤
- 行夜
- 回心草
- 象骨
- 西归芹根
- 杏树根
- 杏叶
- 细叶泥炭藓
- 绣线菊
- 小蕨萁
- 薤叶
- 细草
- 毛诃子
- 小鹭鸶兰
- 喜鹊肉
- 西伯利亚蓼
- 小茅香
- 小金樱子
- 狭叶山胡椒
- 猩猩花
- 兴安薄荷
- 小通草
- 向阳花
- 小青藤
- 细叶野牡丹
- 锡叶藤
- 小药木
- 小血藤叶
- 夏天无
- 席草
- 斜叶榕叶
- 千脚虫
- 小连翘
- 小蕨鸡
- 小粘叶
- 向日葵根
- 小驴蹄草
- 夏腊梅
- 象头花
- 小白绵参
- 血散薯
- 相思子根
- 仙人球
- 显脉罗伞
- 锈毛白枪杆
- 杏子
- 锈叶野牡丹
- 绣球花
- 西河柳
- 蛇王藤
- 蘘荷子
- 旋复花
- 癣草
- 绣线菊子
- 萱草嫩苗
- 新香草
- 细叶桉叶
- 小酒瓶花
- 小米草
- 菥蓂子
- 响铃豆
- 阳桃叶
- 小萹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