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奴龙胆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乌奴龙胆
拼音注音
Wū Nú Lónɡ Dǎn
来源
龙胆科龙胆属植物乌奴龙胆Gentiana urnula H. Smith [G. amoena C. B. Clarke var. mojor Burk.; G. amoena C. B. Clarke, f. pallida Marq.]以全草入药。7~9月采集,晒干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止泻。用于流感发烧,咽喉肿痛,黄疸,热性腹泻。
用法用量
1~2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乌奴龙胆
拼音注音
Wū Nú Lónɡ Dǎn
别名
冈噶琼(藏名)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龙胆科植物乌奴龙胆的全草。7~9月采收。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~5厘米。叶密集对生,似轮生状;叶片扇形,全缘,无柄。花1~3朵顶生,蓝紫色,并带有紫黑色条纹;萼管状,常5裂,裂片扇形;花冠钟形,先端5裂,裂片全缘;雄蕊5;子房上位。蒴果成熟时2瓣裂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草地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性味
性寒,味苦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止泻。治流感发烧,咽喉肿痛,黄疸,热性腹泻。用于血和赤巴合并症,木布病,血管闭塞病,中毒性发烧,热性腹泻,流行性感冒,咽喉肿痛,黄疸病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
贮藏
置通风干燥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竹根七
- 刺李
- 双肾藤
- 海蝰
- 锯锯藤
- 天门冬
- 小千金
- 朝鲜崖柏
- 大蒜
- 吊山桃
- 棉团铁线莲
- 西伯利亚青兰
- 笔仔草
- 大叶云实
- 箬蒂
- 悬钩子
- 芭茅
- 牛角瓜
- 花锚
- 黄麻根
- 草地黄芩
- 土蜂子
- 蚕豆叶
- 刺楸树根
- 拿虎
- 诃子叶
- 花叶九节木
- 自事口草
- 女儿红根
- 鳝鱼头
- 野牡丹根
- 岩松鼠骨
- 水红木花
- 华东膜蕨
- 虾蟆脑
- 棘豆根
- 油茶根皮
- 豹皮菇
- 兴安白头翁
- 二色补血草
- 羊齿天冬
- 薜瓣
- 大红花点地梅
- 蚕豆
- 血榧
- 茶油粑
- 尼泊尔鸢尾子
- 鱼寄生
- 青藤子
- 川贝母
- 海螺壳
- 行夜
- 挖耳草根
- 鱵鱼
- 环草石斛
- 马骨节
- 灰毛婆婆纳
- 毛瓣绿绒蒿
- 白八角莲
- 篱天剑
- 通脉丹
- 刺瓜
- 藏鮡肉
- 苦丁
- 犀牛皮
- 杜仲叶
- 细叶铁线莲
- 小金梅草
- 三叶海棠
- 金腰燕
- 青香藤
- 红母鸡草
- 小铜锤
- 荚蒾
- 山石榴
- 藏鮡骨
- 大麦奴
- 杜香
- 白残花
- 鸡麻
- 海带
- 土茶
- 甜瓜叶
- 廉姜
- 薯莨
- 水黾
- 太白丽参
- 插田泡
- 花南星
- 桦树皮
- 荷包牡丹根
- 血当归
- 羊蹄暗消
- 枳椇根
- 断血流
- 大夜关门根
- 荔枝壳
- 剑叶玉簪
- 猫头鹰
- 土千年健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