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臎
《中华本草》:鹅臎
拼音注音
é Cuì
别名
鹅尾罂
英文名
Goose caudal meat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鸭科动物家鹅的尾肉(肉含尾脂腺)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采收和储藏:宰鹅时割取含尾脂腺的尾肉,除去羽毛,鲜用。
原形态
家鹅,体长约60-80cm。嘴扁阔,前额有肉瘤,雄者膨大,黄色或黑褐色。颈长。体躯宽壮,龙骨长,胸部丰满。尾短。羽毛白色或灰色。脚大有蹼,黄色或黑褐色。体躯站立时昂然挺立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水性好,善在水中生活。群性强,性很勇敢,喜斗遇人或其他动物时,常头向前下方伸,张开两翅用嘴喙击而无所顾忌。听觉灵敏,鸣声宏大,又好相应和。以青草、蔬菜、种籽、糠麸等植物 性为食。资源分布:以华东、华南地区饲养较多。一般饲养于河湖近旁。
化学成分
尾脂腺(又名尾腺或羽脂腺Uropygial gland)分泌一种含脂蜡的液体,其组成为:水分60.807%,固形物39.193%,蛋白质(protein)17.966%,乙醚(ether)溶出部分18.777%,溶性灰分(ash)0.371%,不溶性灰分0.336%,高级醇7.423%,油酸(oleic acid)5.648%,低级脂肪酸(fatty acid)0.373%,卵磷脂0.233%。乙醚溶出部分,主要为脂类(lipid);低级脂肪酸中有月桂酸(lauric acid)、肉豆蔻酸(myristic acid),分泌液的混合脂肪酸有左旋性,是一特点,已找到有四甲基癸酸(tetramethyldecanoic acid)及四甲基十一酸((一)2D,4D,6D,8D-tetramethylundecanoic acid)2种有枝链的脂肪酸。所含的高级醇(即蜡(wax))是重要成分,它的化学组成大约相当干 C10H38O4。此蜡曾被找出2种物质,分子量为242及256。
性味
辛;温
归经
脾;胃;肾经
功能主治
补肝。主《日华子》:“治聤耳及聋,纳之;亦疗手足皴。”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纳之。
各家论述
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盯耳及聋,纳之。亦疗手足皴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鹅臎
拼音注音
é Cuì
别名
鹅尾罂(《日华子本草》)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鸭科动物鹅的尾肉。
化学成分
尾脂腺(又名尾腺或羽脂腺)分泌一种含脂蜡的液体,其组成为:水分60.807%,固形物39.193%,蛋白质17.966%,乙醚溶出部分18.777%、溶性灰分0.371%,不溶性灰分0.336%,高级醇7.423%,油酸5.848%,低级脂肪酸0.373%,卵磷脂0.233%。乙醚溶出部分,主要为脂类;低级脂肪酸中有月桂酸、肉豆蔻酸。分泌液的混合脂肪酸有左旋性,是一特点,已找到有四甲基癸酸及四甲基十一酸两种有枝链的脂肪酸。
功能主治
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聤耳及聋,纳之。亦疗手足皴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狗尾草
- 狼紫草
- 普贤菜
- 桃南瓜
- 藏紫菀
- 马桑根
- 藤黄
- 鄂西粗筒苣苔
- 野苋菜
- 草绣球
- 铁
- 铁包金
- 铜罗伞
- 雀榕叶
- 分筋草
- 紫玉簪叶
- 鹤顶兰
- 小百部
- 绛梨木
- 通花根
- 白铃子
- 菊花参
- 枫柳皮
- 五龙根
- 大叶紫薇
- 退血草
- 青灰叶下珠
- 青葙花
- 青蒿
- 紫石英
- 美穗草
- 铁破锣
- 伽蓝菜
- 天竺子
- 黄藤
- 关白附
- 铁海棠
- 蚕豆花
- 羊肚菌
- 青通草
- 假木通
- 金珠柳
- 峨眉蕨贯众
- 土人参
- 紫楠根
- 一碗水
- 铅丹
- 青盐陈皮
- 蕨麻草
- 疳积药
- 山漆树
- 多足蕨
- 青木香
- 棕叶七
- 西南卫矛
- 白芥子
- 家白蚁
- 土草果
- 通天蜡烛
- 兔儿风
- 柏树叶
- 棕叶芦
- 鹅掌揪根
- 芫青
- 青龙藤
- 土茯苓
- 葛藟汁
- 益智仁
- 臭李皮
- 明胶
- 白脂麻
- 小蒜
- 犁头草
- 棕榈子
- 伤寒草根
- 气桐子
- 木馒头
- 云母石
- 青海鸢尾子
- 青蒿囊虫
- 尖子木
- 罂粟壳
- 不凋木
- 青鱼胆草
- 麒麟菜
- 女贞子
- 蚕豆壳
- 京大戟
- 樗白皮
- 豇豆
- 甘蔗滓
- 娃儿藤
- 毒芹根
- 玉蜀黍
- 翠羽草
- 八月炸
- 太白菊
- 蓝花子
- 南瓜蒂
- 厚朴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