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藜芦
《中华本草》:新疆藜芦
拼音注音
Xīn Jiānɡ Lí Lú
别名
藜芦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阿尔泰藜芦的根及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ertrum lobelianum Brnh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阿尔泰藜芦 多年生草本,高约1m。下部连叶鞘直径2-3cm,基部具无网眼的纤维束。叶在茎下部的较大,宽卵状椭圆形,长约20cm,宽10-16cm,先端钝或渐尖,背面密生微柔毛。圆锥花序长约30cm,具多数近等长的侧生总状花序,每一侧生花序常常又再次分枝,花序轴密被灰色柔毛;花密生,黄绿色;花被片狭椭圆形,长11-12mm,宽4-4.5mm;花梗短于小苞片,长1-2mm;雄蕊6,长约为花被片的1/2-3/5;子房长于宽,无毛。蒴果长2-2.5cm,宽约1cm。花、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2000m的山地林下阴湿处,常成片聚生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。
性味
辛;苦;微温;有毒
功能主治
止痛;杀虫;涌吐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疥癣;恶疮;癫狂痰壅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0.3-0.6g。外用:适量,研末,水调敷;或煎汤熏洗。
注意
体弱气虚者及孕妇禁服。服之吐不止者,可服葱汤解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排钱草根
- 朱砂藤
- 平地木
- 刺果卫矛
- 黄杞皮
- 小通草叶
- 细花丁香蓼
- 红走马胎
- 枇杷核
- 毛木耳
- 羊屎果
- 羽叶丁香
- 母丁香
- 野葡萄藤
- 秋葡萄茎
- 萱草根
- 扒地蜈蚣
- 广西美登木
- 胡葱子
- 胡桐泪
- 羊屎木
- 莳萝苗
- 石龙子
- 白沙蒿
- 水禾麻
- 鹅蛋壳
- 羊髓
- 草木灰
- 心叶风毛菊
- 翼梗獐牙菜
- 小牛力
- 穗花蛇菰
- 角翅卫矛根
- 大葫芦
- 牦牛胆结石
- 水翁叶
- 多花八角莲
- 山黄麻
- 斑地锦
- 阳起石
- 石壁莲
- 瘦风轮
- 石莲子
- 湿生扁蕾
- 天冬
- 水底龙
- 扁竹兰
- 海金沙根
- 地牯牛
- 水茴香藻
- 驴头
- 大黄
- 天目木姜子
- 湖北桑寄生
- 豨莶
- 水牛皮
- 水苎麻
- 木大力王
- 水游草
- 水细辛
- 石豆瓣
- 水绵
- 山麻
- 猪毛针
- 楼梯草根
- 榆树
- 茶油粑
- 胡萝卜叶
- 大半边旗
- 凉粉藤
- 大黑头草
- 鲤鱼目
- 山麻杆
- 岩人参
- 水芹菜
- 天仙果
- 天山堇菜
- 石串莲
- 百日草
- 水晶鱼
- 石山花椒
- 莲须
- 狗脚草根
- 大马蓼
- 蚕豆荚壳
- 水杨柳
- 石胆草
- 石榴根
- 徐长卿
- 带叶报春花
- 矮卫矛
- 石腊竹
- 天竺桂
- 红粘谷
- 白蒿
- 藏丁香
- 钝齿青荚叶
- 跌破勒
- 大唇香科科
- 壶卢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