茄蒂
《中华本草》:茄蒂
拼音注音
Qié Dì
英文名
calyx of Garden Eggplant, Calyx of Eggplant
出处
出自《履巉岩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茄科植物茄的宿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olanum melongena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至亚灌木,高60-100cm。茎直立、粗壮,上部分枝,绿色或紫色,无南海或有疏刺,全体被星状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2-4.5cm;叶片卵状椭圆形,长8-18cm,宽5-11cm,先端钝尖,基部不相等,叶缘常波状浅裂,表面暗绿色,两面具星状柔毛。能孕花单生,不孕花蝎尾状与能孕花并出;花萼钟形,顶端5裂,裂片披针形,具星状柔毛;花冠紫蓝色,直径约3cm,裂片三角形,长约1cm;雄蕊5,花丝短,着生于花冠喉部,花药黄色,分离,先端孔裂;雌蕊1,子房2室,花柱圆球形,柱头小。浆果长椭圆形、于形或长柱形,溶紫色、淡绿色或黄白色,光滑,基部有宿存萼。花期6-8月,花后结实。
功能主治
凉血;解毒。主肠风下血;痈肿;对口疮;牙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,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研末掺或生擦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治口疮。2.《本草纲目》:烧灰,治口齿疮NI。生切,擦癜风。3.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发背及痈毒初起,用十四至廿一个,水、酒煎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茄蒂
拼音注音
Qié Dì
出处
《履巉岩本草》
来源
为茄科植物茄的宿萼。
功能主治
治肠风下血,痈疽肿毒,口疮,牙痛。
①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"治口疮。"
②《纲目》:"烧灰,治口齿疮匿。生切,擦癜风。"
③《岭南采药录》:"治发背及痈毒初起,用十四至廿一个,水、酒煎服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;或烧存性研末。外用:烧存性研末掺或生擦。
复方
①治肠风下血不止:茄蒂,烧存性为末,每服三钱,米饮下。(《履巉岩本萆》)
②治风蛀牙痛:茄蒂烧灰掺之,或加细辛末等分,日用之。(《仁存堂经验方》)
③治对口疮:鲜茄蒂、鲜何首乌等分煮饮。(《本草经疏》)
④治癜风:用茄蒂蘸硫、附末掺之。(《纲目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雀花
- 八角乌
- 刺槐花
- 牡荆根
- 犁头草
- 唐古特马尿泡
- 金毛七
- 野塘蒿
- 芦竹笋
- 球花党参
- 蕨麻草
- 楸树
- 兔子毛
- 大叶紫珠
- 瓜子莲
- 黄藤
- 牡荆叶
- 番红花
- 米麦麨
- 苔菜
- 分筋草
- 菟丝草
- 荞麦叶
- 楸子
- 茄稞虫
- 小蕨鸡
- 罂粟壳
- 桃儿七
- 甘蔗滓
- 白花杆
- 兔儿伞
- 兔耳子草
- 炙红芪
- 蔷薇花
- 桐叶千金藤
- 老鹤草
- 菊花参
- 金顶蘑
- 千叶独活
- 狼萁草
- 普贤菜
- 野猪脂
- 角果木
- 土密树
- 烟管蓟
- 大虎耳草
- 打箭菊
- 白蔹子
- 秋葡萄茎
- 柴厚朴
- 白茅花
- 芦竹根
- 类梧桐
- 显子草
- 对叶榕
- 甜根子草
- 禹粮土
- 胭脂木
- 冬葵子
- 甜果藤
- 藤五加
- 千屈菜
- 大叶桉果
- 玉芙蓉
- 绵枣儿
- 观音竹
- 桃奴
- 滇榧子
- 黄三七
- 秃房茶子
- 葛藟汁
- 小米草
- 芡实根
- 秋枫木
- 猕猴桃
- 金爪儿
- 炸腰果
- 八月炸
- 大桫椤
- 戟叶石苇
- 秦艽
- 木姜子
- 檀香泥
- 绿衣枳壳
- 七星鱼
- 拳参
- 球果藤
- 槭叶草
- 荠薴
- 野黄麻
- 金环蛇
- 兔皮毛
- 家白蚁
- 八仙过海
- 獭皮毛
- 夏至草
- 罗平蓟
- 痰药
- 篱天剑
- 漆姑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