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鹤藤
《*辞典》:白鹤藤
拼音注音
Bái Hè Ténɡ
别名
白面水鸡(《陆川本草》),白背丝绸(《生草药手册》),白底丝绸(《岭南草药志》),绸缎藤、银背藤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一匹绸(《广西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本草求原》
来源
为旋花科植物白鹤藤的茎叶。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缠绕藤本。叶卵形至椭圆形,长5~11厘米,宽3~9厘米,先端短尖或钝,基部浑圆或有时微心形,上面秃净或近秃净,下面密被银色紧贴的柔毛。花序腋生或顶生,头状或伞状;花序柄长3.5~7厘米,密被银色柔毛;花柄短,长约5毫米或不及;苞片大,萼片5,矩圆状卵形或卵形,外面的长9~10毫米,内面的较小,外密被银色柔毛;花冠漏斗状,白色,长2.7~2.8厘米,外被银色偃毛,裂片矩圆形,长1.5厘米内外;雄蕊5;子房4室,花柱线形。果近球形,径约8厘米,胭脂色,为卵形凹陷的宿萼所包围。花期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。分布我国华南各地。
形状
干燥茎叶,茎扭曲,表面暗灰棕色,有纵沟纹,断面绿白色,有明显的维管束,淡棕色。叶稍卷曲,质脆易碎,表面暗棕色至紫色,背面浅灰绿色,紧贴丝光毛。触之柔软。产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①《陆川本草》:"苦辛,凉。"
②《岭南草药志》:"味微酸微苦,性凉。"
功能主治
化痰止咳,理血祛风。治热咳,痰喘,吐血,崩,带,跌打损伤,风湿痛,疮毒。
①《本草求原》:"叶敷烂脚,化腐疮。"
②《岭南采药录》:"蛊胀,和米与黄糖捣烂煎香食之;肿胀,和苍术煎汤熏蒸之。"
③《陆川本草》:"叶:治肺热咳嗽痰喘。"
④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消痰,润肺,止咳,止血。治肺痨,乳痈,水火烫伤。"
⑤《广西中草药》:"理血,祛风,除湿。治跌打损伤,内外伤出血及妇女血崩,白带。"
⑥《文山中草药》:"舒筋活络,祛风除湿,止咳化痰,调经止血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,急慢性支气管炎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煎水熏洗或捣敷。
复方
①治急、慢性支气管炎:白鹤蘸(干品)五钱至一两,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内伤吐血:一匹绸叶、虎杖、旱莲草、龙芽草各一两,水煎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
③治崩漏:㈠一匹绸叶、走马胎叶、龙芽草各一两,捣烂,水煎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㈡紫苞银背藤叶三至四片,研末,酒送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④治跌打积瘀,经络不和:一匹绸一两,水煎冲酒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
⑤治白带:一匹绸一两,小榕树须五钱,鸡冠花一两,水煎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
⑥治疮毒、烂脚:白鹤藤、蒲公英、银花藤煎水洗之,有消炎、化腐、去毒之效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备注
本植物的根(白鹤藤根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同属植物[b]紫苞银背藤[/b]在云南地区,亦供药用,其疗效相似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茶
- 辣根菜
- 粗叶悬钩子
- 井边草
- 里白
- 括金板
- 稗米
- 粗榧根
- 鳞瓦韦
- 咳嗽草
- 白藨
- 辣椒头
- 臭牡丹
- 辣子草
- 辽东鳞毛蕨
- 茨黄连
- 糙叶千里光
- 百合
- 白苏叶
- 白鹅膏
- 轮叶景天
- 百药煎
- 秤杆草
- 辽东栎皮
- 白马骨
- 块茎糙苏
- 穿耳菝葜
- 百部还魂
- 量天尺花
- 臭山牛蒡
- 苍山橐吾
- 驴毛
- 雷五加
- 辣薄荷
- 炙红芪
- 粗棕竹根
- 臭樟
- 白饭树
- 乌梅
- 茅草箭
- 糙叶五加
- 臭苜蓿根
- 露蕊乌头
- 陆英根
- 库页悬钩子根
- 驴断肠
- 连香树果
- 船形乌头
- 穿破石
- 百合子
- 露蜂房
- 陆英
- 白金古榄
- 白鹤灵芝
- 翠蓝草
- 臭茉莉
- 臭藿香
- 白茅花
- 驴打滚草
- 粗灰钉
- 白蝶花
- 翅茎蜂斗草
- 鲤鱼鳞
- 糙叶水苎麻
- 宽叶返魂草
- 露水草
- 白饭树叶
- 百眼藤
- 百味叶
- 白颖苔草
- 白饭豆
- 粗梗黄堇
- 称星蛇
- 叩头虫
- 簇生卷耳
- 鲮鲤
- 粗茎罗锅底
- 白蜡树皮
- 白透骨消
- 白药
- 白蜡树叶
- 宽瓣红景天
- 路边姜
- 宽叶独行菜
- 苍耳
- 臭威灵
- 白金果榄
- 郎伞木
- 白鹤藤根
- 宽卵叶山蚂蝗
- 粗黄草
- 捆仙丝
- 臭梧桐
- 碧桃干
- 驴肾
- 粗皮蛙
- 轮叶铃子香
- 镰形棘豆
- 骆驼蓬
- 辣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