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见愁
《*辞典》:血见愁
拼音注音
Xuè Jiàn Chóu
别名
大叶藜、杂配藜(《东北药植志》),杂灰藜,大叶灰菜(《黑龙江中药》),八角灰菜(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东北药植志》
来源
为藜科植物大叶藜的全草。6~8月采收,切碎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80~100厘米。茎直立,具5条锐棱,秃净,绿色,有时具紫色条纹。叶互生,大形,柄长2~7厘米;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形,长6~15厘米,宽5~13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稍心形,边缘弯缺状,海边具1~4牙齿,两面光滑无毛。花序大,为疏散的圆锥状,顶生或腋生;花被片5,绿色,卵形,长约2毫米,钝头,被有粉粒,背面有肥厚的隆脊;雄蕊5;雌蕊1。胞果,扁豆形,果皮旗质。种子盘状,扁凸形,具显明小点,锐边,径约2毫米。花期8~9月。果期9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林缘或荒地。分布东北及内蒙古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.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等地。
性味
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,平。"
功能主治
止血,活血。治月经不调,崩漏,咯血,衄血,尿血,疮痈肿毒。
①《东北药植志》:"止血。"
②《黑龙江中药》:"用于月经不调,妇女血病。"
③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月经不调,崩漏,肺结核咯血,尿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;或熬膏。
复方
①治月经不调:㈠鲜大叶藜二两,水煎服。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㈡大叶藜全草。熬膏,每次服一至二钱,早晚服。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
②治崩漏:大叶藜,蒲黄炭各三钱,藕节炭五钱,水煎服。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③治吐血,衄血:大叶藜、白茅根各一两,水煎服。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
④治血淋:鲜大叶藜一两,蒲黄炭、小蓟、木通各三钱,水煎服。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⑤治疮痈肿毒,蛇虫咬伤:鲜大叶藜适量,捣烂外敷。(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血党
- 血水草根
- 西瓜皮
- 菥蓂
- 血经草
- 蚬肉海棠
- 波罗蜜叶
- 杨梅根
- 细香葱
- 蘘草
- 西瓜子壳
- 南蛇藤果
- 莕菜
- 西南水芹
- 虾须草
- 向日葵茎髓
- 细葛缕子
- 西洋菜干
- 鸭跖花
- 血余
- 西藏凹乳芹根
- 蟹爪
- 血参
- 腺毛金星蕨
- 松根
- 绣线菊子
- 西瓜根叶
- 西南毛莨
- 苋
- 西瓜子仁
- 菥蓂子
- 蟹壳
- 续随子叶
- 西河柳
- 蝎子草
- 绣球防风根
- 金银花
- 薤叶
- 丁癸草
- 虾筏草
- 细辛
- 西南文殊兰
- 蘘荷
- 西洋参
- 黑心姜
- 苋实
- 虾子花叶
- 丁茄
- 蠵龟筒
- 绣球花
- 腺花香茶菜
- 萱草
- 血满草
- 高粱火焰苞
- 藓生马先蒿
- 苋根
- 丁公藤
- 西桦
- 白矾
- 短瓣女娄菜
- 炮仗筒
- 黄花仔
- 猫爪草
- 鄂西天胡荽
- 三七叶
- 驴耳朵草
- 龙齿
- 泡泡草
- 九爪龙
- 雉
- 牛耳枫根
- 假蒟
- 大五爪金龙
- 兔肉
- 狐心
- 耧斗菜
- 湖北海棠根
- 黑脂麻
- 朱兰
- 鼬瓣花
- 糠油
- 升药
- 豆蔻壳
- 盘龙参
- 麋茸
- 飞天蠄蟧
- 金老梅花
- 杜鹃花
- 穿鱼藤
- 枇杷木白皮
- 牛尾菜
- 刺黄柏
- 刺黄柏茎叶
- 桐叶千金藤
- 掌叶蓼
- 地红子
- 铁罗汉
- 马铃根
- 水蛭
- 巴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