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黄鼠狼
《中华本草》:小黄鼠狼
拼音注音
Xiǎo Huánɡ Shǔ Lá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肿足蕨科植物光轴肿足蕨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ypodematium eriocarpum(Wall.ex Mett.)Ching[Asplenium eriocarpum Wall.]采收和储藏:全年或夏、秋季采收,除去须根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40-60cm。根茎横生,连同叶柄基部膨大部分密被红棕色、膜质透明的披针形鳞片,全缘。叶近生,二列;叶柄长15-40cm,禾秆色,向上光滑,有光泽;叶片草质,两面疏被柔毛或近光滑,叶轴光滑无毛,卵状三角形或卵状五角形,长宽近相等,渐尖头,基部心形,三至四回羽裂;羽片8-10对,互生,斜展,有柄,阔披针形,基部1对最大,长15-25cm,宽8-12cm,二至三回羽裂;小羽片6-8对,长圆形,长二倍于宽,无柄,羽裂;裂片长圆形,圆头,边缘有微小圆齿或近全缘;叶脉在裂片上为羽状,侧脉单一或分叉。孢子囊圆形,背生于侧脉上;囊群盖大,圆形,灰白色,被短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坡岩石缝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凉
功能主治
消肿解毒;化瘀止血。主水肿;疮毒;刀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被单草
- 薤白
- 小花五味子藤
- 小丁香
- 小狼毒
- 细柱五加
- 小花五味子根
- 小花琉璃草
- 小飞扬草
- 小龙胆草
- 荠苨
- 熊肉
- 小红蒜
- 细锥香茶菜
- 白线蛇
- 小羊肚菜
- 雀头血
- 冬青子
- 蕨
- 肉连环
- 苦绳
- 檀香泥
- 香秋海棠
- 火把花
- 雉尾
- 苋菜
- 独角芋
- 紫金皮
- 山矾根
- 微毛柃
- 白饭树
- 姜露
- 银边吊兰
- 虎尾兰根
- 苍白秤钩风
- 豪猪肉
- 五气朝阳草
- 黄瓜皮
- 杠板归
- 佛甲草
- 针砂
- 木本胡枝子皮
- 鬼笔
- 燕窠土
- 菟葵
- 南瓜瓤
- 小寸金黄
- 杜仲藤叶
- 林背子
- 长柄臭黄荆
- 金不换
- 马尿泡
- 旋复花根
- 红杉
- 橡实壳
- 小花青藤
- 乌鸦
- 倒地铃
- 红花点地梅
- 止咳草
- 桑椹酒
- 牛肝菌
- 紫桔梗
- 石萝藤
- 大烟锅草
- 独椒
- 大叶蛇泡簕
- 刺血红
- 胖根藤
- 小毛蓼
- 螃蟹甲
- 爬山猴
- 绛梨木
- 剑花
- 崖姜
- 泡桐花
- 柏树
- 无毛南蛇藤
- 紫楠根
- 半枫荷根
- 白背杨
- 白肚
- 紫杉
- 冰草
- 白背叶(峨嵋山胡椒)
- 扁担蒿
- 紫玉簪叶
- 半边风
- 斑点虎耳草
- 爬藤榕
- 罗锅底
- 臭矢菜
- 蓬子菜
- 瓶尔小草
- 鳑魮鱼
- 皮袋香
- 沙红柳
- 金剪刀草
- 龙船乌泡
- 藏鮡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