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丁香
《*辞典》:小丁香
拼音注音
Xiǎo Dīnɡ Xiānɡ
别名
小万年青、蓝花地丁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紫花地丁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远志科植物小远志的全草。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0~20厘米。主根圆锥形,粗壮,黄褐色,近本质。茎直立,紫红色,多分枝,单叶互生,长椭圆形,长1~2厘米,宽0.5~0.8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;叶柄短。小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小,蓝紫色,左右对称,顶端一花瓣呈流苏状。蒴果扁平,倒卵形,直径约5毫米,先端微凹,基部具宿萼,中央有纵沟,淡绿色;内有种子2粒。花期夏初。
生境分布
生于向阳山坡或荒地、河畔。分布云南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苦微辛,寒。"
功能主治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清热解毒,祛风止痛。治疮疖痈肿,小儿支气管炎,肺炎,胃痛,痢疾,跌打损伤,肋间神经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泡酒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咽喉炎、扁桃体炎、血栓性脉管炎、淋巴结炎:紫花地丁二至三钱,煎服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②治疗疮:紫花地丁适量,配红糖捣敷患部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鮧鱼涎
- 扶桑叶
- 白蘑
- 八月瓜
- 蛾眉石凤丹
- 铁轴草
- 戴胜
- 苏合香
- 小柿子
- 水前草
- 熊胆
- 天泡子
- 皱叶变豆菜
- 野桂皮
- 血苋
- 茉莉叶
- 西藏桃叶珊瑚叶
- 盒子草
- 红丝线
- 水栀
- 山牛毛毡
- 瓜馥木
- 血桐
- 乌饭树
- 骨螺
- 坠桃草
- 饺剪藤
- 黄多孔菌
- 菰
- 鸭儿芹果
- 阳雀花
- 独脚金
- 柏枝节
- 胡桃叶
- 鹅掌楸根
- 莱菔子
- 西瓜霜
- 藏羚角
- 金线包
- 掉毛草
- 紫阳花
- 乔木紫珠
- 赤麻鸭
- 刺玫果
- 甘蓝
- 熊肉
- 簕竹
- 短穗兔耳草
- 龙骨莲
- 昆布
- 苦刺
- 剑皮树菌
- 相思藤
- 榕树皮
- 一品红
- 桂花
- 地黄连
- 东廧子
- 藤三七
- 薄雪草
- 青竹标根
- 蒲圻贝母
- 川鄂山茱萸
- 瓦草
- 冬瓜瓤
- 厚叶旋蒴苣苔
- 黄秦艽
- 凤仙
- 大金银花
- 鹿筋
- 水松枝叶
- 土瓜狼毒
- 雉子筵
- 珍珠伞
- 峨眉石凤丹
- 杉叶
- 鹦鹉
- 大狼毒
- 白残花
- 高原鸢尾子
- 水火麻
- 茄根
- 生瓜
- 山禾串
- 刺蓬花
- 香槐
- 红茄苳
- 三分三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车前子
- 红马蹄草
- 小柳拐
- 柠条子
- 浮尸草
- 石吊兰
- 鸭儿芹
- 耧斗菜
- 工布乌头
- 倒水莲
- 乌桕木根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