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蘑
《中华本草》:台蘑
拼音注音
Tái Mó
别名
厚环粘盖牛肝菌、雅致乳牛肝菌、长柄牛肝菌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牛肝菌科真菌厚环乳牛肝菌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uillus grevillei (KL.) Sing.[Boletus grevillei KL.;Suillus elegans(Fr.)Snell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摘,切去菌柄基部带泥沙部分,晒干,备用。
原形态
菌盖宽4-10cm。扁半球形,表面粘滑。中央栗褐色,边缘黄色。菌肉草黄色。菌管淡黄色,直生至凹生,部分近延生,管壁肉质且较厚。菌柄柱形,不具腺点,有菌环,粘质,且较厚,菌环以上的柄部有网纹,全柄迎春黄色。孢子浅青褐色,长方形至近梭形,(8-10.4)μm×(3-4)μ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针叶林下,与落叶松有外生菌根关系。群生或丛生。夏、秋季常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青海、新疆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菌盖半球形或近平展,有时下凹或中央凸起,表面黄褐色至红褐色。菌肉厚,淡黄色。菌管灰黄、淡黄褐色。菌柄圆柱形,长7-10cm,直径1-2cm,中实,淡褐色;菌环较厚,深褐色,常脱落而残留环痕,菌环以下表面变化较大,常为粉粒状、毛丛点状或纤维状。气微,味淡。
化学成分
台蘑中含厚环乳牛肝菌酚(bolegreviol)等。
药理作用
从台蘑中分离出的厚环乳牛肝菌酚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,其对由ADP-NADPH(酶反应)和ADP-Vc(非酶反应)诱导的大鼠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反应50%抑制浓度(IC50)为1μg/ml。
性味
甘;性温
功能主治
追风散寒;舒筋活络。主腰腿疼痛;手足麻木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20g;或入丸、散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台蘑
别名
厚环粘盖牛肝
来源
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台蘑Suillus elegans (Fr.) Snell,以子实体入药。
生境分布
夏秋两季生于针叶林内,可与针叶树形成菌根。分布于吉林、山西。
性味
微咸,温。
功能主治
追风,散寒,舒筋,活络。用于腰腿疼痛,手足麻木,筋络不舒。
用法用量
入丸散剂。
注意
禁忌生冷食物,孕妇小儿勿服。
备注
为“舒筋散”主要原料之一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茶叶
- 莲花
- 狗蚁草
- 春花木
- 鼠李根
- 蜥蜴
- 假茶辣
- 贵州獐牙菜
- 慈竹箨
- 白独活
- 大花柳叶菜
- 西藏鸡爪草
- 舒戛千里光
- 西藏野樱桃
- 糖茶藨
- 白药子
- 四季素馨花
- 绣线菊
- 小红蒜根
- 野把子
- 大膜盖蕨
- 云南红豆蔻果
- 红母鸡草
- 白八角莲
- 梅花冰片
- 变叶榕
- 鹭肉
- 马蹄根
- 玫瑰露
- 红背叶
- 大百解薯
- 牛嗓管树
- 柚花
- 青杠膏
- 香蕉根
- 枫荷梨
- 桑瘿
- 七厘丹
- 柑叶
- 绛梨木子
- 水晶兰
- 虾蟆
- 鱼腥草
- 瑞香狼毒
- 万寿菊花
- 栝楼皮
- 四轮香
- 华南桦
- 柳白皮
- 米团花
- 桃枝
- 铅霜
- 茶树根
- 荆三棱
- 凉粉草
- 狗血
- 鬼毛针
- 山白龙
- 尖叶川黄瑞木
- 三果木皮
- 鲤鱼皮
- 水茄冬叶
- 横经席
- 醋林子
- 柚核
- 白三七
- 二色补血草
- 四大天王
- 山五味子根
- 吊灯花
- 刺藜
- 白背杨
- 千斤拔
- 树韭菜
- 山砂姜
- 地乌
- 大羽铁角蕨
- 美人蕉花
- 水田七
- 桑耳
- 山苦荬
- 獭四足
- 猪肾
- 雀脑
- 人参
- 狭叶桃叶珊瑚
- 广防风
- 梁王茶
- 红楠
- 三叶木蓝
- 鹿角菜
- 千里光
- 绵萆薢
- 美洲凌霄
- 接骨树
- 沙冬青
- 刺梨
- 牛耳枫子
- 花生衣
- 强壮莲座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