麒麟吐珠
《中华本草》:麒麟吐珠
拼音注音
Qí Lín Tǔ Zhū
别名
青丝线、麒麟塔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虾衣草的茎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ejerella guttata (Brand.) Bremek. [Beloperone guttata Brand.; Calliaspidia guttata (Brand.) Ber-mek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虾衣草 多年生草本,高20-50cm。茎圆柱形,基部分枝多,被短粗毛。叶对生;具柄;叶片卵形,长2.5-4cm或更长,宽约2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渐狭而成细柄,全缘,两面被短毛。穗状花序紧密,长6-9cm,下垂;苞片鲜艳,砖红色,密卵形,有毛,长约2cm;小苞片卵状披针形、稍长于花萼;萼5深裂,长约5mm,有毛;花冠白色,长约3cm,伸出苞片之外,花冠管狭钟形,喉部短,冠檐二唇形,上唇直立,全缘或微裂,下唇3浅裂,有3行紫斑;雄蕊2,药室2个,不等高,基部有极短的距;子房每室有2个胚珠,花柱无毛。蒴果棒状。种子两侧呈压扁状,无毛。
生境分布
原产墨西哥,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有栽培。我国南部的庭园和花圃中极常见。
性味
味辛;微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疔疮疖肿;跌打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逼血雷
- 铁杆地柏枝
- 苦楝菌
- 扁豆
- 空心木
- 铁罗汉
- 青蛙胆
- 草绣球
- 小叶眼树莲
- 青头菌
- 空青
- 金丝莲
- 蜗牛壳
- 七星草乌
- 龙利叶花
- 鞭叶铁线蕨
- 青麸杨根
- 麻鱼骨
- 臭节草
- 青木香
- 青桐翠木
- 鳖头
- 荸荠
- 荜茇
- 苦芺
- 苦苣
- 苦茄
- 苦壶卢
- 苦葛根
- 苦地胆
- 苦葛花
- 篦子草
- 苦瓜藤
- 苦白蜡
- 糠油
- 苦壶卢子
- 榼藤子
- 霸王七
- 白子菜
- 饱饭花
- 薄荷素油
- 蝙蝠草
- 小悬钩子
- 苦荞头
- 芭蕉油
- 苦丁茶
- 芭蕉花
- 苦楝花
- 苦参实
- 苦壶卢花
- 蚌兰花
- 葵花大蓟
- 霸王鞭
- 苦菜花子
- 鳖甲胶
- 笔管榕
- 薄雪火绒草
- 豹子眼睛花
- 蚌壳草根
- 篦梳剑
- 苦杏仁
- 铜钱菌
- 款冬花
- 鞭打绣球
- 豹肉
- 蛇果黄堇
- 大管
- 醋糟
- 丝瓜根
- 蝙蝠藤
- 望月砂
- 小天冬
- 酸浆
- 虎牙
- 无花果根
- 空柄假牛肝
- 鲥鱼
- 丝瓜花
- 蘽根
- 鳍蓟
- 塔黄
- 鲥鱼鳞
- 小扁草
- 牛胆参
- 红楠
- 黑腺珍珠菜
- 鹈鹕脂油
- 庵闾
- 金腰
- 青棉花藤叶
- 鸡脑
- 骑马参
- 轻粉
- 青礞石
- 青棉花藤根
- 铅粉
- 青榨槭
- 青竹蛇
- 鼍肉
- 苦檀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