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心木
《中华本草》:空心木
拼音注音
Kōnɡ Xīn Mù
别名
鬼吹哨、来色木、吹鼓清、泡掌筒、炮竹筒、鬼竹子、大笔杆草、空心草、猴桔子、梅竹叶、金鸡一把锁、大追风、野芦柴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植物鬼吹箫及狭萼鬼吹箫的茎叶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Leycesteria formosa Wall.2.Leycesria formosa Wall.var .stenosepala Rehd.采收和储藏:茎叶夏、秋季采收,根全年均可采挖,均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1.鬼吹箫 灌木,高1-2(-3)m。全株常有疏或密的紫色短腺毛。小枝、叶柄、花序梗、苞片和萼齿均被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0.5-1.5cm;叶卵纸质;卵状披针形、卵状长圆形至卵形,4-13cm,宽2-6cm,先端长尾尖、渐尖或短尖,基部圆形至近心形或阔楔形,边常全缘或具微齿,上面绿色,被短糙毛,中脉毛较密,下面白绿色,疏被弯伏短柔毛或近于无毛。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下垂,每节具6朵花,由2个具3朵花的聚伞花序对生;总花梗长0.8-3cm,中央花无柄,侧生2花具极短的柄;苞片叶状,绿色或紫红色,长2-3.5cm;小苞片极小,长不足1mm;萼筒圆柱形,长约3mm,密被糙毛和腺毛,萼裂片5,长1-3mm,通常2长3短,花冠白色或粉红色,有时带紫红色,漏斗状,长1.2-1.8cm,外面疏被短柔毛和腺毛,基部具5个浅囊,囊内生蜜腺,裂片5;雄蕊5,着生于花冠喉部,约与花冠等长;花柱稍伸出花冠外,柱头圆盾形,子房5室。浆果卵状球形,直径5-10mm,具宿存萼齿,红色,后变紫黑色。种子小而多数,扁圆形,长1.2-1.5mm,淡褐色,具光泽。花期6-9月,果期9-10月。2.狭萼鬼吹箫 与鬼吹箫一同点在于:穗状花序通常顶生,稀腋生;花萼裂片较长,长4-9mm,常4长1短或3长2短,或近等长,如为4-5mm,由绝不为3长2短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1400-3300m的山坡、山谷沟边、林缘或灌丛中。2.生于海拔1600-3500m的山坡、山谷或溪边林下、林缘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。2.分布于四川,云南,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全株含木犀草素-5-葡萄糖甙(luteolin-5-glu-coside)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利湿清热;活血止血。主湿热黄疸;风湿痹痛;哮喘;月经不调;外伤出血;膀胱炎;骨折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,或煎水外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苎麻皮
- 青竹标
- 苦荬菜
- 铁牛钻石
- 短腺小米草
- 浙贝母
- 水棉花
- 决明子
- 新疆延胡索
- 大花素馨花
- 鹤虱风
- 将军树
- 蘘荷子
- 球花党参
- 多头风轮菜
- 水蛭
- 柴胡叶链荚豆
- 水牛角浓缩粉
- 鸡冠菜
- 玉米轴
- 杠香藤
- 翡翠
- 披麻草根
- 龙脷叶
- 扶桑根
- 龙利叶
- 藤本夜关门
- 桑叶露
- 地白草
- 鹅绒藤
- 黄缅桂果
- 土连翘
- 大青
- 白茅针
- 鱼鳞菜
- 斑竹花
- 小九头狮子草
- 阳雀花根
- 蒲桃种子
- 猪脾
- 散血飞
- 矩镰荚苜蓿
- 一品红
- 水毛花根
- 新疆木通
- 石上柏
- 乌苏里黄芩
- 香菇
- 雀
- 荸荠
- 大黑药
- 青竹蛇
- 刺海松
- 鲃鱼
- 鞘菝葜
- 荜澄茄
- 橄榄
- 狗尾草
- 斯里兰卡肉桂
- 海龟
- 雀瓮
- 鳖血
- 青蟹
- 白花坚荚树
- 风箱树花
- 野罂粟壳
- 蚌粉
- 鷩雉
- 补血薯
- 篦子三尖杉
- 篦子舒筋草
- 青棉花藤叶
- 鸭
- 补血草
- 梅花
- 青龙藤
- 椿皮
- 饱饭花果
- 茯神木
- 霸王七
- 竹精
- 七里香
- 膜蕨囊瓣芹
- 豹肉
- 地梭罗
- 青活麻
- 蝤蛴
- 蓖麻叶
- 鼻烟
- 篦梳剑
- 蚌壳草根
- 藏绵芪
- 横经席叶
- 驱虫斑鸠菊
- 猪毛草
- 芭茅
- 青箭
- 天文草
- 雀梅藤叶
- 鸲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