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蟹
《中华本草》:青蟹
拼音注音
Qīnɡ Xiè
别名
朝蟹、膏蟹
英文名
Young Crab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梭子蟹科动物锯缘青蟹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ylla serrata ( Forskal).采收和储藏:随时可捕,鲜用或腌制。
原形态
锯缘青蟹,头胸甲呈横椭圆形,长约为宽的2/3,一般长约98mm,宽142mm左右,背面隆起而光滑,青绿色。胃区及心区间有明显的“H”形凹痕。胃区、鳃区各具一微细的横行颗粒线。额分4个突出的三角形齿,前侧缘各有等大的三角齿9个。螯足不对称,右螯较大,长节前缘具3刺,腕节外末缘具2钝齿;内末角具1壮刺。常节在雄体很强大,两指间空隙明显,内缘具粗大的钝齿。前3对步足指节的前、后缘具刷状短毛,第4对的前节与指节均扁平,呈桨状,边缘有短毛。雄性腹部呈宽三角形,雌性腹部呈宽圆形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活于温暖和盐度较低的浅海中杂食性,全年产卵,盛产期5-7月,母蟹常到近海中去产卵,孵出的幼蟹常随潮流返回近岸或河口觅食而成长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沿海。现已进行人工养殖。
化学成分
1.鲜肉含亮氨酸、苯丙氨酸、缬氨酸、酪氨酸、脯氨酸、丙氨酸、蛋氨酸亚矾(methion-ine sulfoxide),组氨酸、谷氨酰胺、苏氨酸、精氨酸、门冬酰胺、甘氨酸、赖氨酸、丝氨酸、谷氨酸、胱氨酸、门冬酰胺。并含原肌球蛋白。螯足肌肉含氧化酶,如异柠檬酸脱氢酶(isocitrate dehydrogenase)。苹果酸脱氢酶(malae dehydrogenase)、琥珀酸脱氢酶(succinate deyh-droenase)、细胞色素氧化酶(cytochrome oxidase)。[br]2.肝胰脏中含有一磷酸酯酶(monophosphateesterase)、酸性及咸性磷酸酯酶、葡萄糖-6-磷酸酯酶(glucose6-pnospnatase)、琥珀酸、辅酶I(NAD)及辅酶Ⅱ(NADP)、苹果酸脱氢酶、细胞色素氧化酶、芳基酰胺酶(arylamidase)。
性味
味咸;性寒
功能主治
化瘀止痛;利水消肿;滋补强壮。主产后腹痛;乳汁不足;体虚水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每次1只;或研末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活血化瘀、利水消肿,滋补等作用。主治产后腹痛、水肿、乳汁不足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蛇头草
- 鸭嘴癀
- 鼠脂
- 蚌泪
- 鸦椿卫矛
- 赛番红花
- 酸模
- 蛇蜕
- 青溪鳞毛蕨
- 青蛙
- 青羊胆
- 鼻血雷
- 苦楝菌
- 逼血雷
- 酸猴儿
- 苎麻皮
- 蜀葵
- 鞭叶铁线蕨
- 苦荬菜
- 青桐翠木
- 二郎剑
- 蝙蝠葛根
- (鱼彭)鱼脑
- 空心柳
- 假地豆
- 酸模叶橐吾
- 酸浆
- 薄叶卷柏
- 水银
- 鹅管石
- 小盘木
- 刺郎果
- 鲥鱼
- 鲥鱼鳞
- 蝙蝠草
- 骆驼蹄瓣
- 岩葱
- 海带
- 米碎木皮
- 葫芦巴
- 猕猴肉
- 毛黐头婆
- 辣椒叶
- 山蒟
- 小人参
- 庵摩勒
- 兔脑
- 苦豆根
- 岩蜈蚣
- 胡桃壳
- 麻叶
- 草灵脂
- 狸肉
- 吉林乌头
- 绿段草
- 大马哈鱼
- 石蜡红
- 水豆瓣
- 三叶委陵菜根
- 珍珠露水草
- 山槟榔
- 龙须草
- 白花猪母菜
- 匐地风毛菊
- 地肤子
- 河鲀鱼
- 蛇胆草
- 白蘑
- 青羊角
- 莺
- 牛肋筋
- 猩猩花
- 兴安毛连菜花
- 石刷把
- 射尿(虫另)
- 落花生
- 荚蒾
- 刺茶美登木
- 小白棉
- 红沙
- 昆明堵喇
- 天生草
- 红靛
- 海螵蛸
- 铁脚草
- 栝楼皮
- 椰根
- 广豆根
- 篦子三尖杉
- 山木通
- 山大黄
- 叩头虫
- 冬珊瑚
- 马柳根
- 山白果根
- 黄花香
- 土燕窝泥
- 割舌罗
- 粘山药
- 山杨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