禾叶风毛菊
《中华本草》:禾叶风毛菊
拼音注音
Hé Yè Fēnɡ Máo Jú
英文名
all-grass of Grassleaf saussurea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民族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禾叶负毛菊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ussurea graminea Dunn [S.poophylla Diels ex Limpr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开花时采收全草,洗净,晾干水气,切段,揉搓出气味,阴干。
原形态
禾叶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,高10-25cm。根状茎分枝,颈部被褐色纤维状残叶鞘,并生出花茎和营养枝;茎上密被白色绢状绒毛。基生叶长8-15cm,宽1.5-2mm,先端渐尖,基部呈鞘状抱茎,全缘,边缘内卷,上面疏被绢状毛或脱落,下面密被白色绒毛;茎生叶互生,数片,较短。头状花序,直径1.5-2,单生茎顶;总苞钟状,长16-18mm,总苞片具密或疏的绢状长柔毛,外层先端折,内层紫色;管状小花,紫色,长约13mm。瘦果圆柱状,长3-4mm,冠毛淡褐色,外层短,糙毛状,内层羽状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-4200m的高山草地和草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本品长短不等。茎圆柱形,中空,红棕色至黄褐色,直径2-4mm,有纵沟,被密或稀疏的白色绒毛,有的带棕黄色鞘状残叶柄。叶绿色,条形,边比胜败背面反卷,长0.5-6cm,宽约1mm,叶背中脉明显突起,密被白色绒毛。头状花序,直径0.8-1.2cm,总苞数层,花两性,紫红色,花冠长约15mm,先端5裂,基部联合成管状。瘦果圆柱形,棕褐色,具纵棱,先端有冠毛一撮,羽毛状。气清香,味苦。[br]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:类圆形,边缘波状。表皮细胞1列,外壁较厚,长方形、方形、切微延长,有的可见细长的非腺毛或其残基,非腺毛有的弯曲。表皮外被角质层。表皮下为厚角组织,由1-2层厚角细胞组成,较小,呈多角形或类圆形。皮层由薄壁细胞数至10数列组成,类圆形,有的棱角处有厚角细胞数层。内歧层不太明显,为1列类长方形、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细胞,切向延长,有的含黄棕色物质,凯氏点有的可见。维管束外韧型,15-23个,断续排列成环,外侧有发达的中柱鞘纤维束,木化,韧皮部有筛管群和韧皮薄壁细胞。形成层不太明显,有的有1-2层薄壁细胞。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成数行至10数行或不规则排列列,木化,直径13-26μm。靠近髓部有维管束鞘纤维束,髓细胞类圆形,木化,有的有壁孔。 喘有较大的髓腔。[br]粉末特征:浅灰绿色。①花粉粒众多,球形,直径35-52μm,萌发孔3,萌发沟3,外壁较厚,表面有小刺状突起,膜孔有的呈沟沫状突起。②瘦果冠毛多见,主轴由多细胞组成,有较多分枝,每分枝为1个单细胞毛,基部胞腔大。③茎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。④花总苞片表皮可见不等式气孔,副卫细胞4-6个。⑤导管多为螺纹或梯纹,偶见网纹。花瓣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方形,壁波状弯曲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凉血止血。主感冒发热;湿润黄疸;呕吐;泄泻;吐血;便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清热凉血的功能。用于肝炎、胆囊炎、胃肠炎、内脏出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禾叶风毛菊
别名
线叶风毛菊、占车[藏名]
来源
菊科禾叶风毛菊Saussurea graminea Dunn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
性味
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凉血。主治肝胆发炎,胃肠炎,内脏出血。
用法用量
配方用,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油柑叶
- 猫脚印
- 大风子油
- 水牛皮
- 山柳菊
- 柴厚朴
- 小花花椒
- 楮叶
- 梨果仙人掌
- 凉三七
- 虾子花叶
- 三色堇
- 凤仙根
- 狼毒
- 苦竹叶
- 山李子
- 红楠
- 鹿角菜
- 玉屑
- 南枳椇
- 红花月见草
- 辫子草根
- 瓜螺
- 禹粮土
- 紫金标
- 樱桃枝
- 石蕨
- 三颗针
- 小金樱子
- 野芝麻根
- 菱
- 黄缨菊
- 下山虎
- 大细辛
- 冰糖
- 浮萍
- 三白草根
- 椰子
- 红花寄生
- 山檨叶泡花树
- 垂丝海棠
- 大过路黄
- 蜘蛛蜕壳
- 宽叶独行菜
- 白金古榄
- 一枝黄花
- 玉米黑粉
- 螺厣草
- 月桂子
- 胡荽
- 小山稔
- 栘依
- 巴豆壳
- 杨翠木
- 白紫草
- 碎兰花根
- 樱桃根
- 无患子叶
- 小果栀子
- 海鳗胆
- 膜蕨囊瓣芹
- 椰子壳
- 杜鹃花果实
- 刺楸茎
- 刺通草
- 括金板
- 山胡萝卜
- 蜈蚣萍
- 野香茅
- 岩陀
- 一点血
- 自事口草
- 三叶铜钱草
- 宽叶紫萁
- 牛脂
- 向日葵根
- 篱天剑
- 挂金灯
- 苦玄参
- 晕药
- 苦瓜花
- 胡桃壳
- 鹅内金
- 油茶叶
- 野扁豆
- 月见草油
- 库页悬钩子根
- 慈竹花
- 仙人球
- 有柄石韦
- 慈乌
- 通骨消茎叶
- 黄杞皮
- 楤叶悬钩子
- 鱼草
- 杨梅树皮
- 鸢根
- 金凤藤
- 驴耳朵草
- 喜马拉雅紫茉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