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狗脊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东方狗脊
拼音注音
Dōnɡ Fānɡ Gǒu Jǐ
别名
大叶狗脊、镰叶狗脊、凤凰尾、贯众、老龙骨、狗脊、大叶路基
英文名
Rhizome of Oriental Chain Fern
出处
出自《中国药植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乌毛蕨科植物东方狗脊蕨的根茎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Woodwardia orientalis Sw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削去须根及叶柄,鲜用或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Woodwardia orientalis Sw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削去须根及叶柄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常绿草本,高可达1-2m。根茎粗壮、横走,密被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。叶丛生,叶柄长而粗硬,基部密被鳞片;叶片为三角状长椭圆形,2次羽状分裂,革质,羽片广披针形,先端锐尖,基部不对称,有羽状深裂,裂片镰形或线形,边缘上部有细锯齿或全缘,长2-3cm,常有无性芽着生;主脉两侧各有网眼2-3行。孢子囊群矩圆状线形,着生于靠近主脉两侧的一行网脉上;囊群盖褐色,硬膜性,成熟时向中肋一侧分裂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林下或灌丛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我国东南各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我国东南各地。
形状
1.性状鉴别 根茎呈圆柱形,长10-30cm,直径3-10cm。表面密被棕色鳞毛、叶柄残基和须状根。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红棕色或棕褐色,有3-5个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维管束小点,排列成环,其中2个较大,呈“八”形排列。气微,味微苦。[br]2.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:表皮为1列棕褐色长圆形细胞,外被棕色披针形鳞片毛;鳞片毛由多细胞组成,基底层细胞约9个,越往上越少,每层5-1个,约有11层。下皮为5-10余列黄棕色多角形厚壁细胞,胞腔内具淀粉粒。周韧型维管束3-5个,环列;韧皮薄壁细胞壁微波曲,其外有2列中柱鞘细胞,内皮层细胞可见凯氏点周围细胞内有油滴状物。基本组织中常成片散布红棕色树脂块,薄壁细胞较在,类圆形,细胞内充满淀粉粒;淀粉粒单粒或2-4个复粒,呈类圆形、肾形、长圆形、梨形等,长径4-22μm。
化学成分
东方狗脊根茎含β-谷甾醇,β-谷甾醇棕榈酸、β-谷甾醇-β-D-葡萄糖甙,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和狗脊酸(woodwardic acid,C30H48O3)。还含棕榈酸菜油甾醇酯(campesteryl palmitate),菜油甾醇-D-葡萄糖甙(campesteryl-D-glucoside),β-谷甾醇-D-葡萄糖甙-6'-棕榈酸脂(β-sitosteryl-D-glucoside-6'-palmitate),菜油甾醇-D-葡萄糖甙-6'-棕榈酸脂(campesteryl-D-glucoside-6'-palmitate),尖叶土杉甾酮(ponasterone)A,牛膝甾酮(inokosterone)。
性味
甘;温
归经
肾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补肝肾;强腰膝;解毒;杀虫。主腰背酸疼;膝痛脚弱;痢疾;崩漏;白带;小儿疳积;症瘕;蛇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4.5-9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磨汁或炒黑,研末涂敷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
各家论述
1.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效用同狗脊。
2.《广西植物名录》:祛风湿,壮腰膝。治腰腿痛,痢疾,蛇伤。
3.《野生药植图说》:捣敷肿痛,可消肿、拔毒、生肌。
2.《广西植物名录》:祛风湿,壮腰膝。治腰腿痛,痢疾,蛇伤。
3.《野生药植图说》:捣敷肿痛,可消肿、拔毒、生肌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东方狗脊
拼音注音
Dōnɡ Fānɡ Gǒu Jǐ
别名
大叶狗脊、镰叶狗脊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凤凰尾(《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》)。
出处
《中国药植图鉴》
来源
为乌毛蕨科植物东方狗脊蕨的根茎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多年生常绿草本,高可达1~2米。根茎粗壮、横走,密被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。叶丛生,叶柄长而粗硬,基部密被鳞片;叶片为三角状长椭圆形,2次羽状分裂,革质,羽片广披针形,先端锐尖,基部不对称,有羽状深裂,裂片镰形戌线形,边缘上部有细锯齿或全缘,长2~3厘米,常有无性芽着生;主脉两侧各有网眼2~3行。孢子囊群矩圆状线形,着生于靠近主脉两侧的一行网脉上;囊群盖褐色,硬膜性,成熟时向中肋一侧分裂。
生境分布
生林下或灌丛中。分布我国东南各地。
功能主治
①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"效用同狗脊。"
②《广西植物名录》:"祛风湿,壮腰膝。治腰腿痛,痢疾,蛇伤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磨汁涂敷。
复方
治烧烫伤:东方狗脊鲜根茎,用米泔水磨成糊状。外敷局部。(《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锈钉子
- 蚤休
- 对节树根
- 唐松草
- 鹧鸪菜
- 水冬瓜根
- 琼枝
- 飞蛾树
- 盘石龟
- 苎麻梗
- 地瓜根
- 丝瓜蒂
- 玉米油
- 苦茶叶
- 铁苋
- 小茜草
- 野芋实
- 枳茹
- 美花风毛菊
- 腰骨藤
- 昆布
- 三消草
- 揉白叶
- 红豆七
- 苦竹笋
- 雉
- 红丝线
- 木香花
- 豇豆壳
- 七筋姑
- 轮叶八宝
- 野罂粟
- 旱莲花
- 紫金皮
- 江蓠
- 新疆木通
- 牡荆叶
- 隆萼当归根
- 火把花
- 紫金莲
- 浮小麦
- 紫荆花
- 秋枫木
- 鸳鸯
- 蜘蛛网
- 鼬瓣花根
- 商陆花
- 蓑草
- 石上莲
- 乌贼鱼肉
- 海螵蛸
- 铁锈
- 粪鬼伞
- 蓝花子
- 无漏子
- 水田七叶
- 铁破锣
- 高山望
- 秋葵
- 葫芦巴
- 山蒿
- 檀根
- 海蛤壳
- 针筒线
- 漆姑草
- 化药
- 羊七莲
- 钟花草
- 土茯苓
- 肿节风
- 小漆树
- 蒙古扁桃
- 铁栏杆
- 中华短肠蕨
- 香芋
- 铁华粉
- 岩白菜素
- 金老梅枝
- 马尾伸筋
- 天罗水
- 牛耳枫
- 桐叶
- 大飞扬草
- 岭南杜鹃
- 木鳖根
- 何首乌叶
- 橘
- 麻腐
- 山香果
- 芭茅果
- 防风
- 虫莲
- 鸭肪
- 山棯根
- 地绵绵
- 天脚板根
- 崖姜
- 牡蛎肉
- 鳑魮鱼
- 雪灵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