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绵绵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地绵绵
别名
小野芝麻、蜘蛛草
来源
唇形科地绵绵Galeobdolon chinense (Benth.) C. Y. Wu,以块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
功能主治
外伤止血。
用法用量
外用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地绵绵
拼音注音
Dì Mián Mián
别名
蜘蛛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小野芝麻的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aleobdolon chinense(Benth.)C.Y.Wu[Lamium chinense Benth.]
原形态
小野芝麻,草本植物,高10-60cm。有时具块根。茎直立,四棱形,密被污黄色绒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5-15mm;叶片卵形、卵状长圆形或宽披针形,长1.5-4cm,宽1.1-2.2cm,先端钝或急尖,基部阔楔形,边缘具圆具状锯齿,上面密被贴生的纤毛,下面被污黄色绒毛。轮伞花序2-4花,腋生于上总工戏叶内;苞内线形,长约6mm,早落;花萼管关钟形,长约1.5cm,外面被密绒毛,萼齿5,等在,披针形,长4-6mm,先端呈芒状;花冠粉红色,长约2.1cm,外面被白色长 柔行,内面下部有毛环,上唇倒卵圆形,长1.1cm,基部渐狭,下唇较短,3裂,中裂片较大;雄蕊4,前对较长,花丝扁平,无毛。,花药紫色,卵圆形,2室,叉开;子房4裂,无毛,柱头2浅裂;花盘杯状。小坚查倒卵圆状三棱形,长约2.1mm,顶端截形。花期3-5月,果期4-6月。
生境分布
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北部及广西东北部。
功能主治
止血。主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外用:适怛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马尾千金草
- 鸦胆子
- 茉莉花露
- 苦菜根
- 鸡雪莲
- 秤杆草
- 百合花
- 光叶地不容
- 凤眼兰
- 昙花茎
- 白马鬃铃花
- 蔓赤车
- 蒙自木蓝
- 蜜环菌
- 蜜桶花
- 蜜蜂子
- 榆耳
- 茅瓜叶
- 黄鼠狼
- 树锦鸡儿
- 春砂花
- 狐肠
- 鸭儿芹
- 竹叶莲
- 稻草
- 螃蟹七
- 高山大黄
- 羊胆
- 鳗鲡鱼骨
- 南亚新木姜
- 古羊藤
- 鹰爪花果
- 大种鹅儿肠
- 蛇见怕
- 山梅花
- 蒙自赤杨
- 馒头蟹
- 马比木
- 野菰
- 茅草叶
- 苏铁蕨
- 蒙花皮
- 西藏桃叶珊瑚叶
- 单体蕊黄芪
- 田螺壳
- 蔓草虫豆
- 南五味子叶
- 蔓剪草
- 接骨树皮
- 枇杷叶
- 枇杷核
- 接骨木
- 接骨紫菀
- 排草香
- 野苋子
- 尖苞柊叶根
- 银木荷皮
- 接骨仙桃
- 姜黄
- 拘那花
- 银线草
- 阳桃叶
- 极丽马先蒿
- 普陀南星
- 枇杷根
- 野芝麻根
- 野西瓜苗子
- 野辣烟
- 阴香皮
- 泡掌筒
- 野芝麻花
- 夹蛇龟
- 银丝杜仲
- 银线草根
- 偏翅唐松草
- 夹竹桃
- 野马追
- 建兰花
- 戟叶石韦
- 接筋草
- 银粉背蕨
- 婆婆纳
- 吉丁虫
- 野葡萄藤
- 野蘑菇
- 野高粱
- 尖舌苣苔
- 戟叶瓦韦
- 接骨树
- 银背藤
- 棘胸蛙
- 阴(句黾)
- 匍匐滨藜
- 野菱根
- 家白蚁
- 银箔
- 银边吊兰
- 山黄麻
- 野菠菜
- 尖叶唐松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