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苎麻
《中华本草》:野苎麻
拼音注音
Yě Zhù Má
别名
野麻、大接骨、八楞麻、双合合、老母猪挂面、牛鼻子树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束序苎麻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ehmeria siamensis Craib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。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-3m。小枝疏或密被短伏毛;芽卵形或狭卵形,长2-5mm,鳞片三角状卵形。叶对生,叶柄长2-10mm;叶片狭卵形或椭圆形,长5-15cm,宽2-8cm,先端短渐尖或急尖,基部浅心形或圆形,边缘具小牙齿,两面疏被短伏毛;基出脉3条。穗状花序2-4条,生于叶腋,枝顶部的花序单生叶腋;花单性。团伞花序,密集,互相邻接;苞片卵形或椭圆形,宿存。雄花花被片4,椭圆形,合生至中部;雌花花被纺锤形,先端有3个小齿,外面被柔毛。瘦果略作纺锤形,宿存花被片外被短糙伏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地阳坡灌丛中或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淡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除湿;祛风止痒;活血调经。主腹痛;泄泻;风湿痹痛;湿疹;皮肤瘙痒;经闭;痞块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茅根
- 灰叶
- 毛木树皮
- 山药
- 澜江百合
- 粘山药
- 益母草
- 小蕨萁
- 紫三角
- 黄土
- 催吐白薇
- 檀香油
- 铁罗汉
- 柽柳花
- 土千年健叶
- 苦草
- 昙花
- 擘蓝
- 刺郎果
- 薄柱草
- 椬梧
- 大驳骨
- 太阳针
- 王母钗
- 鸢脚爪
- 白花映山红
- 羚羊角
- 绿豆升麻
- 游草
- 黄金凤
- 钩石斛
- 棠梨
- 挂兰
- 石椒草
- 蛤叶薯
- 狐四足
- 牵牛子
- 石参
- 炉甘石
- 牛眼珠
- 白珠树
- 蝉翼藤
- 华中瘤足蕨
- 莴苣子
- 臭辣树
- 小叶寄树兰
- 使君子根
- 白子菜
- 火索麻
- 莎木面
- 波罗蜜树液
- 小叶鼠李
- 合萌根
- 螺旋藻
- 獭子树
- 胡麻草
- 芦子兰
- 扁果
- 粟糖
- 万寿菊叶
- 针筒线
- 蜘蛛香
- 长毛柃叶
- 紫金血藤
- 走马胎叶
- 紫金牛根
- 紫铜矿
- 自消容根
- 藏青杠
- 蜘蛛抱蛋
- 蜘蛛果茎叶
- 蜘蛛蜕壳
- 装饰卷柏
- 詹糖香
- 转心莲
- 追骨风
- 酢浆草
- 醉魂藤
- 重叶莲
- 钟花草
- 钻地风
- 钻天杨
- 锥栗果壳
- 锥螺厣
- 长毛风毛菊
- 震天雷
- 鹧鸪脚
- 追风伞
- 醉针茅根
- 钟乳石
- 钻石风
- 紫金砂
- 自消容
- 茱苓草
- 针刺铁仔
- 雉子筵根
- 小被单草
- 吹风散
- 雪里开
- 响铃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