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支莲
《*辞典》:半支莲
拼音注音
Bàn Zhī Lián
别名
松叶牡丹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金丝杜鹃(《中国植物图鉴》),佛甲草、打砍不死、万年草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。
出处
《江西民间草药》
来源
为马齿苋科植物大花马齿苋的全草。6~9月采取。
原形态
一年生肉质草本。茎匍匐或斜升,赤色或绿色,多分枝,高约10~15厘米。叶散生或略集生,线形、近圆柱状,长约2厘米,先端钝,基部有长白毛。花单一,顶生,径达4厘米,上午开放,下午闭合;花萼2片;花瓣单瓣者5片,重瓣者多数,色黄、红、白或紫,甚美观,先端微凹;雄蕊多数;子房1室,花柱线形,上端5~9歧。蒴果环裂。种子细小,棕黑色。花期6~7月。
生境分布
各地均有栽培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马齿苋醛,是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。茎和花含甜菜花青素,主为甜菜甙,甙元是甜菜素。
性味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苦,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解毒。治咽喉肿痛,烫伤,跌打损伤,湿疮。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清热解毒。治跌打刀伤出血,汤火伤,咽喉肿痛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汁含漱或捣敷。
复方
①治咽喉肿痛:佛甲草捣烂,绞汁一杯,加硼砂末含漱。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
②治婴儿湿疹:鲜半支莲捣烂绞汁,涂患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③治湿热烂皮疮:鲜半支莲杵烂敷患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棕叶七
- 红花山牵牛
- 矮人陀
- 钩栲
- 白仙茅
- 冬葵
- 蝗虫
- 倒水莲
- 鸭脚木叶
- 叶底红
- 鸡树条
- 红地榆
- 粗榧根
- 潺槁树
- 跳八丈
- 三块瓦
- 蜘蛛抱蛋
- 华泽兰
- 何首乌
- 雷公藤
- 圆果罗伞
- 土三七
- 红茎黄芩
- 藿香根
- 慕荷
- 白杨树根皮
- 白叶不翻
- 圆叶乌桕
- 桑霜
- 华东瓶蕨
- 白矾
- 蓼大青叶
- 接骨树
- 野扁豆
- 红丝线
- 银边吊兰
- 草苁蓉
- 野灯草
- 假茼蒿
- 刺楸
- 山狸子肉
- 新疆雪莲
- 鸡冠苗
- 樟树果
- 竹柏
- 白背叶
- 匙叶黄杨
- 尖山橙
- 红根草
- 黑种草子
- 地瓜藤
- 榕须
- 接骨紫菀
- 扁青
- 小金钱草
- 倒提壶
- 细叶大戟
- 蒲州豉
- 大皂角
- 牛耳岩白菜
- 千层楼
- 川鄂山茱萸
- 长管蝙蝠草
- 堵喇
- 化血胆
- 黄蜀葵叶
- 乌药
- 石床
- 竹茹
- 麻滓
- 地磨薯
- 毛冬瓜根
- 白毛草
- 西藏野樱桃
- 西瓜霜
- 胡颓子
- 黑花韭
- 厚叶素馨
- 光叶水苏
- 檫树
- 白刺花
- 戴星草
- 大叶蒟
- 荞麦秸
- 白云瓜皮
- 荛花根
- 一文钱
- 竹叶椒
- 南天仙子
- 水马桑枝叶
- 桂花跌打
- 鲮鲤
- 海燕
- 地绵绵
- 大画眉草花
- 大花素馨花
- 海鹞鱼肝
- 阿魏
- 鸡油菌
- 野苎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