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楸树根
《中华本草》:刺楸树根
拼音注音
Cì Qiū Shù Gēn
别名
刺根白皮、鸟不宿根皮、钉木树根、刺五加、刺楸根
英文名
Root of Septemlobate Kalopanax
出处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Kalopanax septemlobus(Thunb.) Koidz.采收和储藏:多于夏末秋初采挖,洗净,切片或剥取根皮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大乔木,高约10m,最高可达30m,胸围达70cm以上。树皮暗灰棕色,小枝圆柱形,淡黄棕色或灰棕色,具鼓钉状皮刺,刺长5-6mm,基部宽6-7mm。叶在长枝上互生,在短枝上簇生,叶柚细长,长8-50cm,无毛;叶片近圆形或扁圆形,掌状5-7浅裂,裂片三角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,长不及全叶片的1/2,茁壮枝上的叶片分裂较深,裂片长超过全叶片的1/2;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淡绿色,仅脉上具淡棕色软毛或除基部脉腋外无毛。伞形花序列 聚生为顶生圆锥花序,长15-25cm,直径20-30cm;伞形花序直径1-2.5cm,有花数朵;花萼无毛,边缘有5齿;花瓣5,三角状卵形,长约1.5mm,白色或淡黄绿色;雄蕊5,长约2.5mm,内曲,花丝较花瓣长1倍以上;子房下位,2室;花盘隆起,花柱2,合生成柱状,柱头离生。核果近球形,成熟时蓝黑色,直径约5mm;宿存花柱长约2mm。种子2,扁平。花期7-10月,果期9-12月。
化学成分
根含多糖[1]。
性味
味苦;微辛;性平
功能主治
凉血散瘀;祛风除湿;解毒。主肠风下血;风湿热痹;跌打损伤;骨折;财身浮肿;疮疡肿毒;瘰疬;痔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注意
脾胃虚寒及妇慎服。
各家论述
1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治痔疮,清热解毒。2.《四川中药志》:散血,清热,除风湿。治肠风下血,跌打损伤及风湿骨痛。3.《陕西中草药》:清热,凉血,除风湿,排脓生肌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刺楸树根
拼音注音
Cì Qiū Shù Gēn
别名
刺五加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。夏末秋初采挖,洗净晒干。
化学成分
根含多糖,水解后得半乳糖醛酸、葡萄糖、阿拉伯糖、半乳糖、鼠李糖、木糖。水溶性多糖有葡聚糖和果胶质。
性味
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凉,味苦,无毒。"
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味苦,性凉,有小毒。"
功能主治
凉血,散瘀,祛风,除湿。治肠风痔血,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。
①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治痔疮,清热解毒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散血,清热,除风湿。治肠风下血,跌打损伤及风湿骨痛。"
③《陕西中草药》:"清热,凉血,除风湿,排脓生肌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。3~5钱,外用:捣敷或煎水淋洗。
复方
①治肠风下血:刺楸树根、漏芦根。炖猪大肠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②治小儿脱肛:刺楸根、五倍子各五钱至一两。熬水洗。(《重庆草药》)
③治跌打损伤:鲜刺楸树根四两,土鳖虫一钱。酒煎内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④治骨折:刺揪根、三月泡根、大母猪藤根、水麻叶各等分(鲜用)。捶绒,拌酒糟或酒,先以手法将骨折处复位,再包此药,后上夹板固定,对时一换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⑤治痒子:刺楸根、骚羊牯、天葵子各二两。炖五花肉服。(《重庆草药》)
⑥治筋骨痛:鲜刺楸根二两,杜衡一钱,鸡血藤一两。水煎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车桑子叶
- 囊距翠雀
- 粗叶木
- 黄瓜子
- 纤枝山柑
- 石楠
- 地梅子
- 樱额
- 胖血藤
- 绵藤
- 燕子尾
- 牛口涎
- 石榕
- 藤子甘草
- 野草香
- 刺蜜
- 单面针
- 栗树皮
- 草木灰
- 刺果苏木
- 紫茉莉
- 观音竹
- 子楝树根
- 大伸筋
- 石蜈蚣
- 龙须菜
- 泽泻叶
- 滇五味
- 冲天果
- 鹅肠菜
- 椰子壳
- 金钱橘饼
- 自消容
- 走马胎叶
- 走游草
- 鹧鸪脚
- 肿柄菊叶
- 钻天杨
- 锥栗果壳
- 紫金砂
- 紫金血藤
- 紫铜矿
- 自消容根
- 蜘蛛抱蛋
- 茱苓草
- 蜘蛛香
- 蜘蛛蜕壳
- 钟花草
- 钻石风
- 纵条肌海葵
- 雉子筵根
- 紫金牛根
- 紫鸭跖草
- 自事口草
- 藏青杠
- 蟑螂
- 装饰卷柏
- 追风伞
- 醉鱼草花
- 重叶莲
- 针叶火绒草
- 针筒线
- 紫青藤
- 肿节风
- 肿足蕨
- 藏红花
- 藏青果
- 蜇虫
- 蜘蛛网
- 走茎丹参
- 走边疆
- 走马风
- 转心莲
- 追骨风
- 酢浆草
- 醉针茅
- 醉针茅根
- 醉魂藤
- 重唇鱼
- 针刺铁仔
- 钟乳石
- 钻地风
- 钻秆虫
- 锥螺厣
- 锥螺壳
- 长毛柃叶
- 长毛风毛菊
- 长毛香科科
- 震天雷
- 鳣鱼肝
- 陆英根
- 鸡骨常山
- 鬼笔
- 星蕨
- 柠檬叶
- 云南红豆蔻果
- 广金钱草
- 大飞扬草
- 骆驼蓬子
- 罗汉松根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