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鲜梾木枝
《中华本草》:朝鲜梾木枝
拼音注音
Cháo Xiān Lái Mù Zhī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茱萸科植物朝鲜梾木的枝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wida coreana (Wanger.)Sojak[Cornus coreana Wanger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高达20m。树皮淡褐色,长方形片状开裂:幼枝略近四方形,密被棕色贴生短柔毛,老枝褐色,无毛。冬芽腋生,尖圆锥形,长近2mm,密被贴生棕色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纤细,长1.2-1.5cm,叶片纸质,卵状椭圆形,长6-8cm,宽2.5-4cm,先端短钝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有时稍不对称,边缘微波状反卷,上面绿色,幼时被白色贴生短柔毛,老后近于无毛,下面淡绿色,被褐色及灰白色贴生短柔毛,中脉在上面凹陷,下面凸起,侧脉4-5对,弓形内弯,细脉网状,均在上面凹陷,下面凸出。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,宽3.5cm,密被灰白色及少数棕色贴生短柔毛;花小,白色,直径5.2mm;花萼裂片4,齿状披针形,不整齐,长0.5-1.1mm,长于花盘,外侧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;花瓣4,舌状披针形,长4.2mm,宽1.4mm,先端急尖;雄蕊4,长4.2mm,花丝略扁,顶端较细,长3.1mm,花药长方椭圆形;花柱棍棒形,子房下位,花托椭圆状阔卵形或近于球形,直径约1mm,密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;花梗细圆柱形,长2.5-3.2mm,密被棕色及灰白色短柔毛。核果球形,直径约5mm,成熟时黑色;核无凹点。花期5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分布于辽宁省千山、熊岳等地。
性味
味辛;性平
功能主治
祛风活络;解毒敛疮。主风湿腰腿痛;漆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煎汤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生瓜
- 橘络
- 慈竹花
- 鸐雉
- 绿萼梅
- 虎头兰
- 刺瓜
- 蜘蛛草
- 一枝黄花
- 裕民贝母
- 使君子
- 槲实仁
- 梭子蟹
- 倒赤伞
- 羊蹄叶
- 堇叶山梅花
- 樗鸡
- 牛心果
- 鼠脂
- 一包花
- 虱草花
- 石柑子
- 婆罗门皂荚
- 鸡脚草乌
- 柱果木榄叶
- 儿茶
- 刺楸树根
- 赛葵
- 番杏
- 苏木蓝
- 灰叶
- 合欢花
- 一箭球
- 唇香草
- 牛角瓜
- 醋林子
- 大鲵
- 白子菜
- 重楼
- 蟾皮
- 升登
- 密蒙花
- 冥楂
- 刺叶苏铁
- 黄花母根
- 小扁豆
- 贵州远志
- 鸟不企叶
- 矮脚苦蒿
- 刺黄柏茎叶
- 阿胶
- 排钱草
- 小蕨鸡
- 墨
- 木棉根
- 鸡嗉子果
- 獭肝
- 大金发藓
- 侧子
- 短毛熊巴掌
- 虎肉
- 通城虎
- 石梓
- 小酒瓶花
- 西瓜子壳
- 木竹子皮
- 辛夷
- 五龙皮
- 荔枝核
- 桂树根
- 华东瘤足蕨
- 竹叶艾
- 粉团花根
- 风轮菜
- 木半夏根
- 刺龙牙
- 土碎补
- 黄葛树
- 枇杷花
- 胖大海
- 钓鱼竿
- 牛尾泡
- 刺海松
- 瓜子藤
- 龙爪菜
- 紫硇砂
- 宽筋藤
- 木兰皮
- 钩藤
- 小球藻
- 菩提香
- 鸡根
- 密毛桃叶珊瑚根
- 催产草
- 獭四足
- 湖北海棠
- 蟹爪
- 粟米草
- 箭叶蓼
- 贯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