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耳囊虫
《*辞典》:苍耳囊虫
拼音注音
Cānɡ ěr Nánɡ Chónɡ
别名
麻虫(《圣济总录》),苍耳虫(《纲目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寄居于菊科植物苍耳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。夏、秋间,寻觅苍耳草梗上有蛀孔者,其内都有蠹虫,用小刀剖取,随用或焙干后密闭贮藏,或油浸备用。
功能主治
治疔肿,痔疮。
①《纲目》:"治疔肿,恶毒。"
②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治痔疮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研末调涂、捣敷或用香油浸后敷。
复方
①治一切疔肿及无名肿毒恶疮:㈠麻虫(炒黄色)、白僵蚕、江茶各等分。为末,蜜调涂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)㈡苍耳草梗中虫一条,白梅肉三、四分。同捣如泥,贴之。(《保寿堂经验方》)
㈢苍耳节内虫四十九条,捶碎,入人言少许,捶成块,刺疮令破,敷之,少顷以手撮出根。(《纲目》)㈣苍耳虫(不拘量),冰片、雄黄各少许(研末),飞廉一棵(捣烂取汁),甘草五钱(用开水泡汁约一两)。上药同放入香油内浸泡备用。用时取虫一只,对准疔头包扎好。(《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》)
②治痔疮:苍耳虫五分。泡香油外敷。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藏羚角
- 翠蓝草
- 茶绒
- 催产草
- 刺老鸦
- 藏报春
- 糙壳菱蟹
- 催乳藤
- 刺郎果
- 刺齿凤尾蕨
- 草牡丹
- 葱须
- 穿山甲
- 刺三甲
- 翅果藤
- 翠云草
- 刺针草
- 苍耳子
- 秤砣梨根
- 刺菱根
- 苍耳
- 刺南蛇藤
- 虫豆柴
- 蚕蛹
- 秤钩风
- 穿根藤
- 穿石藤
- 蟾蜍肝
- 莿(木冬)
- 蛏壳
- 秤杆草
- 侧柏叶
- 叉歧繁缕
- 刺藦苓草
- 菜头肾
- 刺黄柏叶
- 草菇
- 蚕茧
- 缠竹黄
- 蛏肉
- 草灵仙
- 糙叶树
- 臭山羊
- 穿破石
- 刺莓果根
- 刺菱
- 刺蒺藜
- 垂丝卫矛果
- 粗灰钉
- 茶花
- 草香附
- 蚕蜕
- 匙叶龙胆
- 草藤乌
- 草豆蔻
- 蛏
- 穿耳菝葜
- 草柏枝
- 蚕茧草
- 刺茶美登木
- 刺蜜
- 刺槐花
- 臭李皮
- 粗梗黄堇
- 粗叶耳草
- 刺黄芩
- 臭茉莉叶
- 臭油果
- 串铃
- 茶油粑
- 草地黄芩
- 苍山黄堇
- 匙叶五加
- 草威灵
- 蝉翼藤
- 草金杉
- 糙叶五加
- 臭菘
- 草蚂蚱莲
- 藏茴香
- 糙叶千里光
- 草蜘蛛
- 茶油
- 莼菜
- 大发表
- 翅柄铁线蕨
- 臭苜蓿根
- 草灵芝
- 刺果苏木
- 土贝母
- 臭梧桐根
- 草石蚕
- 粗糙凤尾蕨
- 臭茉莉
- 称星蛇
- 粗毛蹄盖蕨
- 豉汁
- 粗黄草
- 臭山牛蒡
- 刺葡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