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丝卫矛
《中华本草》:垂丝卫矛
拼音注音
Chuí Sī Wèi Máo
别名
球果卫矛、五棱子。
英文名
bark or root of Pendulous Euonymus, bark or root of Sharpleaf Euonymus
出处
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的根、根皮、及茎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onymus oxyphyllus Miq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茎,剥皮鲜用或晒干。秋后采根,鲜用或剥皮晒干。
原形态
垂丝卫矛 落叶灌木,高2-4m。叶对生,偶有互生;叶柄长2-10mm;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宽卵形,长4-9cm,宽2.5-5cm,先端渐尖,边缘具密锯齿,基部宽圆形或平截圆形。花两性,为腋生疏聚伞花序,多花,总花梗细长,长4-6cm;花径8-9mm,5数,淡绿色,花丝短;花盘圆形。蒴果近球形,直径1-1.5cm,具4-5纵棱,下垂,熟时暗红色,假种皮红色。花期4-6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山谷杂木林下及溪谷林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。
化学成分
叶含邻-香豆酸(o-coumaric acid)。
性味
苦;辛;平
归经
心;大肠;肝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活血通经;利水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痢疾;泄泻;痛经;闭经;跌打骨折;脚气;水肿;阴囊湿痒;疮疡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熏洗,或捣敷,或研末调敷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各家论述
1.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治痢疾初起,骨折损伤,关节酸痛,阴囊湿痒。2.安徽《单方草药选编》:活血行瘀,通经逐水。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,妇女感寒经闭腹痛,腹水臌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垂丝卫矛
拼音注音
Chuí Sī Wèi Máo
别名
球果卫矛、五棱子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,青皮树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,小米饭、暖木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。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的茎皮或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灌木,高2~4米。冬芽长5~7毫米,尖圆锥形。叶对生,卵状长圆形,长4~9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圆形或平截圆形,边缘具密锯齿;叶柄长4~10毫米。花两性,聚伞花序疏而宽,具多花;花梗及分枝纤细;花淡绿色,径8~9毫米,5数;雄蕊无花丝,花药1室,扁宽倒梯形;花盘圆形。蒴果近球形,径1~1.5厘米,有(4~)5条纵棱,下垂,熟时暗红色;种皮红色。花期5~7月。果期7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山坡杂木林内。分布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山东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辽宁等地。
性味
安徽《单方草药选编》:"苦辛,微温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治痢疾初起,骨折损伤,关节酸痛,阴囊湿痒。"
②安徽《单方草药选编》:"活血行瘀,通经逐水。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,妇女感寒经闭腹痛,腹水臌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煎水熏洗、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复方
①治骨折损伤:垂丝卫矛根或茎皮,捣烂外敷。
②治关节酸痛:垂丝卫矛根一两。水煎,饭前服。
③治阴囊奇痒有渗出粘液:垂丝卫矛茎皮,研末,加桐油调敷患处,或煎汤熏洗。(选方出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黑头草
- 黑骨头
- 香根芹根
- 黄鼬
- 黑水鸡
- 黑沙蒿子
- 蛇胆
- 黄香薷
- 黑升麻
- 黑及草
- 黑壳楠
- 黑大豆
- 地绵绵
- 大鱼鳔花
- 黑心姜
- 黑蒴
- 黑血藤
- 黄零陵香
- 黑果小檗
- 黑点草
- 黑色鳞毛蕨根
- 黑骨走马
- 黄鹌菜
- 黑大豆皮
- 黑色鳞毛蕨
- 龙眼梳
- 蜗牛
- 黄龙藤
- 黄龙藤叶
- 黑沙蒿根
- 黑牵牛
- 黑皮跌打
- 黑穗石蕊
- 黑蚂蚁
- 黑风散根
- 黄颔蛇骨
- 黑大艽
- 黑心解
- 黄颔蛇头
- 黑腺珍珠菜
- 黄金线
- 黄颡鱼
- 黄麻
- 黑石耳
- 黑蒿
- 黑鳞大耳蕨
- 无花果
- 相思子
- 黄连
- 黄锁梅
- 黄锁梅根
- 短柄南蛇藤茎叶
- 黑虎耳草
- 玉米轴
- 黄鳝藤根
- 黑鸫
- 黄麻根
- 黄麻梗虫
- 黑根药
- 黑骨蕨
- 赤车使者根
- 黄金菊根
- 黑芝
- 黄麻叶
- 黑心蕨
- 黑参
- 黑香柴
- 黄鼠肉
- 白头翁
- 角翅卫矛果
- 黄鲴鱼
- 黄鳝
- 黑皮青木香
- 毛木树皮
- 密花山矾
- 黑节草
- 黑面叶根
- 黄麻灰
- 黑藁本
- 倒生莲
- 鹅绒藤
- 黑鹅脚板
- 盾叶薯蓣
- 黄鼠狼
- 莸
- 南酸枣
- 鳝鱼骨
- 堇宝莲叶
- 八角枫花
- 紫苏苞
- 偏花黄芩
- 绿矾
- 珠兰
- 珊瑚冬青
- 百舌鸟
- 榈木
- 长盖铁线蕨
- 红皮
- 南枳椇
- 棱子芹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