虫莲
《中华本草》:虫莲
拼音注音
Chónɡ Lián
别名
线叶地榆、海参、地海参
英文名
Root of Dwarf Burnet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矮地榆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nguisorba filiformis (Hook. F.) Hand.- Mazz.[Poterium filiforme Hook.f.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,除去茎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矮地榆,多年生草本。根圆柱形,表面棕褐色。茎高8-35cm,纤细,无毛。基生叶羽状复叶,有小叶3-5对;叶柄光滑;小叶片有短柄,稀几无柄;托叶褐色,膜质,外面无毛;小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0.4-1.5cm,宽与长近相等,先端圆钝,稀近截形,基部圆形至微心形,边缘有圆钝锯齿,两面均无毛;茎生叶具小叶1-3,与基生叶相似,唯向上小叶对数逐渐减少,托叶草质,全缘或有齿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花序头状,近球形;直径3-7mm,周围为雄花,中央为雌花;苞片细小,卵形,边缘有稀疏睫毛;萼片4,白色,长倒卵形,外面无毛;雄蕊7-8,花丝丝状,比萼片长约1倍;花柱丝状,比萼片长1/2-1倍,柱头呈乳头状扩大。果有4棱,成熟时萼片脱落。花、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-4000m的山沟、河边、沼泽或潮湿的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辛;温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补血调经。主月经不调,痛经,不孕症
用法用量
内服,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1.《云南中草药》:补血调经。治月经不调,不孕症。2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治痛经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虫莲
拼音注音
Chónɡ Lián
别名
海参、五母那包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矮地榆的根。秋、冬采挖。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,全体无毛。主根粗壮近木质,淡黄白色,具淡红色环纹。茎细,有棱,无毛。基生叶长约10厘米,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7~13片,宽卵圆形,或近圆形,长4~8毫米,宽几与长相等,先端凹,基部近心形或截形,上面绿色,下面白绿色,边缘具圆而有灾尖的锯齿,茎生叶互生,较小,头状花序顶生,花小,有小苞片;萼裂片4,白色,花瓣状,长倒卵状圆形,无花瓣;雄蕊6枚,心皮1,柱头头状。瘦果倒圆锥形,有4条棱,包藏于宿存的萼筒内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沼泽、湿润草地.分布云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》:"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补血调经。治月经不调,不孕症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治痛经。"
用法用量
内服,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虫莲
拼音注音
Chónɡ Lián
别名
线叶地榆
来源
蔷薇科地榆属植物矮地榆Sanguisorba filiformis (Hook. f.) Hand.-Mazz.,以根入药。秋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补血调经。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藏鮡骨
- 蚕豆荚壳
- 水线草
- 萹蓄
- 华泽兰
- 瓜子藤
- 柠檬皮
- 刺天茄
- 箭叶蓼
- 山紫菀
- 薄雪火绒草
- 苋实
- 大鳞毛蕨
- 江珧柱
- 马比木
- 桃奴
- 石灰华
- 三颗针
- 墓头回
- 过山龙
- 滴水珠
- 黄荆子
- 大芒萁
- 鸡眼草
- 大浮萍
- 八月炸
- 风毛菊
- 岗梅
- 青粱米
- 鱼脑石
- 粗棕竹根
- 核桃叶
- 栾华
- 猪屎豆
- 千里马
- 小九节铃
- 茯苓皮
- 长春花
- 急性子
- 蛇王藤
- 锯锯藤
- 黑豆衣
- 獾油
- 夹竹桃
- 海柳
- 九龙藤
- 杜仲藤
- 马骝卵
- 红娘子
- 山荆子
- 草龙
- 草龙根
- 草本威灵仙
- 茺蔚子
- 草贝母
- 草独活
- 藏菌陈
- 草苁蓉
- 豉汁
- 草灵芝
- 草石蚕
- 草蚂蚱莲
- 藏茴香
- 草蜘蛛
- 莼菜
- 葱白
- 草威灵
- 草本三角枫
- 蝉翼藤
- 豉虫
- 草金杉
- 蚕茧草
- 茶花
- 草果
- 草香附
- 莼
- 草菇
- 草豆蔻
- 菜头肾
- 葱汁
- 蚕茧
- 蛏
- 蛏肉
- 草灵仙
- 草灵脂
- 豺皮
- 猴樟
- 刺柏
- 云南仙人掌
- 斯里兰卡肉桂
- 网脉山龙眼
- 黄背草根
- 腊雪
- 大乌爪金龙
- 腽肭脐
- 山苏子根
- 山野豌豆
- 野桂花
- 楤木白皮
- 山茶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