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爪风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五爪风
拼音注音
Wǔ Zhǎo Fēnɡ
别名
五爪藤
来源
蔷薇科五爪风Rubus blinii Levl.,以全株入药。
生境分布
四川、贵州。
性味
苦,凉。
功能主治
舒筋活络,行血止痛。主治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,腓肠肌痉挛。
用法用量
5~8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五爪风
拼音注音
Wǔ Zhǎo Fēnɡ
别名
五爪藤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蕾薇科植物五叶悬钩子的全草。
原形态
攀援状灌木。茎密生下向刚毛刺及棕色长毛。单叶互生,略呈圆形,长8~13厘米,宽6.5~13厘米,掌状5深裂,裂片宽披针形,先端锐尖,基部心形,边缘具不整齐锯齿,上面光滑无毛,下面沿叶脉密生长毛;叶柄长6~10厘米,密生细皮刺和长毛;托叶羽状深裂。花数朵丛生于叶腋,无梗;萼5裂,裂片披针形;外面有毛;花瓣5,淡黄色;雄蕊多敷,分离;雌蕊多数。聚合果球形,红色。花期5~6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低山区的阳坡上。分布四川,贵州。
性味
性凉,味苦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治跌打损伤,腰痛,鸡爪风及痧证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~8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绿草
- 原蚕沙
- 紫薇叶
- 紫薇皮
- 紫珠叶
- 紫玉盘
- 仙茅
- 胡颓子
- 紫楠叶
- 紫玉簪
- 枸骨叶
- 七筋姑
- 七厘丹
- 拐芹
- 胡萝卜
- 干蟾
- 枸橘核
- 黄皮
- 枸杞子
- 七叶仔
- 桂丁
- 胡荽子
- 红芋
- 粘毛鼠尾草
- 千年不烂心
- 黄花补血草
- 金线草
- 川桂皮
- 全毛悬钩子
- 广州山柑
- 黄花绿绒蒿
- 黄花鼠尾草
- 黄花地锦苗
- 仙环小皮伞
- 梗花雀梅藤
- 紫红獐牙菜
- 红花绿绒蒿
- 红花月见草
- 红花雪莲花
- 红花酢浆草
- 红花鹅掌柴
- 广西过路黄
- 黄花獐牙菜
- 狗头骨
- 夏腊梅
- 紫藤子
- 胡桃根
- 紫苏梗
- 黄芩
- 紫竹根
- 紫晶蘑
- 墙草
- 紫萁苗
- 桂花露
- 黄葵
- 喜树果
- 紫杜鹃
- 黄菀
- 干蕨鸡
- 紫葳根
- 桂木根
- 桂木干
- 狗哇花
- 紫薇花
- 枸骨根
- 广枣
- 干姜
- 夏枯草
- 黄茅
- 紫荆皮
- 紫茉莉叶
- 紫荆木
- 紫萝兰
- 磨盘根
- 紫燕草
- 紫硇砂
- 千里马
- 紫堇花
- 紫桔梗
- 胡桃油
- 桂花子
- 紫茉莉子
- 七叶莲
- 胡豆草
- 紫金牛
- 紫楠根
- 狗乳汁
- 黄矾
- 七鳃鳗
- 紫弹树
- 橄榄核
- 紫金沙
- 胡桃花
- 胡桃仁
- 胡桃枝
- 七里明
- 紫木通
- 紫背草
- 紫云菜
- 粘鱼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