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黔鸭脚木
《中华本草》:川黔鸭脚木
拼音注音
Chuān Qián Yā Jiǎo M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短序鹅掌柴的茎皮和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efflera bodinieri(Levl.)Rehd,[Heptapleurum bodinieri Lev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剥取茎和根皮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-3m。掌状复叶,互生;叶柄长8-16cm,无毛;小叶片6-11,纸质或薄革质,长圆状椭圆形、倒卵状长圆形、长圆状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7-17cm,宽1.5-5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、钝至近圆形,两面无毛或下面被疏柔毛,边缘疏生细锯齿或波状钝齿或全缘,小叶柄长0.6-5cm。圆锥花序顶生,主轴和分枝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,后渐脱落;伞形花序总状排列;苞片早落;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灰白色星状绒毛;小苞片宿存;萼边缘有5小齿;花瓣白色,略带紫色脉纹;雄蕊5;子房5室,花柱合生;花盘稍隆起。果实近球形,紫红色。花期11-12月,果期翌年1-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1500m的山谷灌丛、林缘或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湖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微苦;剥取茎和根皮;晒干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行气止痛。主风湿痹痛,肾虚腰痛,胃痛,跌打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泡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胃友果
- 化香树果
- 六棱麻
- 南瓜叶
- 羯布罗香
- 点腺过路黄
- 海决明
- 将军树
- 罗锅底
- 蓬蘽
- 散血莲
- 血党
- 浮萍
- 崖棕根
- 鸊鷉
- 单叶铁线莲
- 三消草
- 龙齿
- 六道木
- 蓖麻子
- 附地菜
- 柽柳
- 贝齿
- 见血清
- 笔罗子
- 对叉疔药
- 越西川木香
- 打米花
- 鹈鹕油
- 草本三角枫
- 楤木根
- 苜蓿
- 猪肚
- 刺藦苓草
- 半边菜
- 大独脚金
- 牛金子
- 过山风
- 花蕊石
- 黑参
- 胆南星
- 黄海葵
- 夹竹桃
- 小伸筋草
- 狗骨
- 海芋
- 鸡屎白
- 野靛青
- 龙骨
- 红楤木
- 红龙
- 毛叶石楠
- 猫儿屎果
- 肾精子
- 制草乌
- 蛇婆子
- 黄水茄
- 小黑药
- 蕨
- 绣球花
- 红豆蔻
- 地钱
- 小倒钩藤
- 竹叶艾
- 萹蓄
- 烂茶叶
- 滴水珠
- 姜石
- 山茶花
- 柞蚕蛹
- 肉半边莲
- 荠苨
- 蛇疙瘩
- 箭叶蓼
- 支柱蓼
- 柳根
- 吐烟花
- 五爪龙
- 蓼实
- 桦菌芝
- 簇生卷耳
- 七里香
- 榼藤子
- 人参条
- 飞天蜈蚣
- 川明参
- 草灵脂
- 华山矾根
- 大叶醉鱼草
- 玉簪
- 小青杨
- 鹅脚木叶
- 三月泡
- 花椒叶
- 四脚蛇
- 红帽顶
- 猕猴桃藤中汁
- 芦子藤
- 响叶杨
- 绵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