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山黄堇
《中华本草》:苍山黄堇
拼音注音
Shēnɡ Shān Huánɡ Jǐn
别名
马尾黄连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罂粟科植物苍山黄堇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rydalis delavayi Franch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苍山黄堇 草本,高18-30cm,无毛。根簇生多数,下部常纺锤形增粗。茎不分枝或上部生一分枝。基生叶2,柄长5-12cm,叶片轮廓宽卵形,长1.5-4cm,宽2-6cm,二回三出全裂,一回裂片具短柄,末回裂片狭倒卵形至条状披针形,先端有短尖,无柄;茎生叶2-3枚,生茎中部以上,长1-3.5cm,具短柄,叶片卵形,羽状全裂,裂片条形,宽1-2mm。花序顶生,长7.5-10cm;苞片,下部者似叶,上部者不裂;花冠黄色,长16-18mm,距狭圆锥筒状,长7-10mm,常平直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m左右的山坡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西北部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原阿片碱(protopine),紫堇文碱(corycavine),紫堇醇灵碱(corynoline),右旋乙酰紫堇醇灵碱(d-aceiylcorynoline)和6-丙酮基紫堇醇灵碱(6-acetonylcory-noline)。
性味
苦;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肝炎;肺炎;痈肿疮疖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鲜品,捣烂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莲蓬草
- 中间骨牌蕨
- 象头花
- 倒地铃
- 草蚂蚱莲
- 野猪皮
- 草灵芝
- 山花生
- 土八角
- 秫米
- 小连翘
- 帘子藤
- 野胡萝卜根
- 狭叶蓬莱葛
- 黑穗石蕊
- 十姊妹
- 三叶铜钱草
- 草石蚕
- 金边兔耳
- 馒头蟹
- 百解马兜铃
- 小花黄堇
- 迎春花叶
- 小花花椒
- 大火草根
- 苍山冷杉
- 消石
- 咸酸蔃
- 糙叶树
- 黄背草
- 黄鳝藤
- 黄槿
- 桂子
- 庵摩勒
- 金丝桃
- 母草
- 香茶菜根
- 鯮鱼
- 山枝仁
- 银鱼
- 刺竹笋
- 黑心姜
- 猪肚木
- 红丝线
- 血叶兰
- 刺老鸦
- 小叶假耧斗菜
- 慈竹箨
- 红紫珠
- 蓝叶藤
- 野樱桃根
- 臭黄荆
- 溪黄草
- 月季花
- 省雀花
- 狭叶当归
- 大地柏枝
- 南方荚蒾
- 大草乌
- 虱子草
- 秋海棠果
- 九头青
- 小花五味子藤
- 粗茎罗锅底
- 李树叶
- 冲天果
- 兰花根
- 五裂槭
- 冲天伞
- 刺天茄叶
- 刺芫荽
- 五月霜
- 刺楸树叶
- 五转七
- 文殊兰果
- 大树跌打
- 南天竹梗
- 蓝胡麻草
- 老鼠吹箫
- 换锦花
- 蒌叶
- 辽东栎壳斗
- 蓝锡莎菊
- 千解草
- 驴阴茎
- 椰子壳
- 广西花点草根
- 粗棕竹根
- 艾虎
- 刺梨
- 龙头节肢蕨
- 鳗鲡鱼膏
- 鹊
- 生藤
- 栗花
- 小槐花
- 石莲子
- 吊兰
- 地精草
- 蟾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