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乌胆
《中华本草》:慈乌胆
拼音注音
Cí Wū Dǎn
别名
乌鸦胆
英文名
Jackdaw gallbladder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乌鸦胆,此乃慈乌之胆,浙东最多。取之法,须侯鸦夜睡时,乘其罔觉,以利刀断其头,急剖腹取之,胆汁全饱,并无漏溢,然后以线穿阴干,入药用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胆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rvus monedula (Linnaeus)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捕捉,捕杀后,剖开内脏,取出胆囊,冼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寒鸦,体长约30cm。嘴粗壮,黑色。后颈、颈侧、上背及胸、腹部均苍白色,其余各部均黑色;头顶后头以及翅上的内侧覆羽和飞羽均带紫色亮辉,余羽均闪着绿蓝色反光。头侧和身羽杂有白色细纹。胸羽呈锥针形。另一种黑色型,通体除头侧有白纹外,均为黑色。虹膜黑褐色;跗跖、趾、脚及爪均黑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栖息于山区及平原的田野间,好群栖。主食农作物的种子,亦吃昆虫。资源分布:分布几遍全国,但南方较少。
化学成分
胆汁含胆酸(cholic acid),鹅脱氧胆酸(chenodesoxycholic acid)
性味
味苦;性凉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明目解毒。主烂弦风眼;翳障;藤黄中毒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点眼。内服:适量,兑酒。
复方
治烂弦风眼及翳障: 乌鸦胆点之。(王砧桂《不药良方》)
各家论述
《纲目拾遗》:明目开瞽,功胜空青,点青盲最验。解藤黄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慈乌胆
拼音注音
Cí Wū Dǎn
别名
乌鸦胆(《纲目拾遗》)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胆。
功能主治
《纲目拾遗》:"明日开瞽,功胜空青,点青盲最验。解藤黄毒。"
复方
治烂弦风眼及翳障:乌鸦胆点之。(王玷桂《不药良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台湾土豆蔻
- 红子仔
- 山枇杷叶
- 豆腐泔水
- 桑霜
- 乌豆根
- 橙叶
- 矮柳穿鱼
- 笔罗子
- 叶上珠
- 土附子
- 桐子花
- 牛心果
- 亚婆潮
- 扁豆衣
- 铜罗伞
- 薅田藨根
- 绵毛娃儿藤
- 金沸草
- 片鸡尾草
- 牛肉
- 三铃子
- 米油
- 赤杨
- 溪黄草
- 刺藦苓草
- 鸡根
- 山货榔
- 蜀葵苗
- 九龙吐珠
- 水仙花
- 铁色箭
- 鬼灯笼
- 松塔
- 金银花子
- 雨韭
- 胡桃仁
- 猪鬃凤尾蕨
- 啄木鸟
- 火秧竻叶
- 蜈蚣藻
- 换锦花
- 亚麻
- 糯芋
- 匙叶龙胆
- 乌头附子尖
- 木瓜
- 天竺子
- 血桐
- 赛繁缕
- 芦花
- 薜荔汁
- 吴茱萸
- 鱼脑石
- 水蛭
- 庵摩勒
- 金缕半枫荷叶
- 巴茅根
- 赤阳子
- 多头苦荬
- 光石韦
- 回回蒜果
- 黄花地桃花
- 湖北桑寄生
- 荠菜花
- 蕙实
- 豇豆壳
- 芥菜
- 落地金钱
- 三叶乌蔹莓
- 石龙刍根
- 铜钱细辛
- 小九节铃
- 玉蜀黍叶
- 鼬瓣花根
- 白花灯笼
- 红叶甘橿
- 藏菖蒲
- 鸡冠子
- 鞘菝葜
- 矮脚苦蒿
- 山枝仁
- 扁豆花
- 斑鸠木
- 五爪金龙花
- 荠菜子
- 甘草节
- 四季海棠
- 杉木节
- 东方乌毛蕨叶
- 山腊梅
- 火腿
- 杯苋根
- 沙苑子
- 细齿叶柃
- 鹊豆
- 大将军
- 两面刺
- 山莓
- 白子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