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鞭
《中华本草》:单鞭
拼音注音
Dān Biān
别名
三两根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黄杨科植物东方野扇花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rcococca orientalis C.Y.Wu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东方野扇花 灌木,高0.6-3m。有根茎;小枝具纵棱,被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5-8mm;叶片薄革质,大多数呈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,通常长6-9cm,宽2-3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阔楔形;叶面中脉常稍被微柔毛,最下1对侧脉从叶基或叶柄出发上升甚长,和中脉成基生三出脉,两面均明显,其余侧脉仅在上面稍分明;边缘下曲。花序近头状,长约1cm,花序轴被微细毛;苞片卵形;雄花3-5或较多,生于花序轴上部,雄花无花梗,有2小苞,萼片阔卵形,花丝长约5mm;雌花1-3或较多,生于花序轴下部,连柄长3-5mm,小苞片卵形,覆瓦状排列,萼片和末梢小苞形状相似。核果卵形或球形,直径约7mm,熟时黑色,宿存花柱2,直立,先端稍外曲,果柄长3-5mm,伞房状集生于短花序轴上。花期3-9月,果期5-6月或11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-1000m的林下或溪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等地。
性味
辛;微温
功能主治
活血舒筋;祛风消肿。主跌打损伤;老伤瘀痛;水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地黄瓜
- 葱叶
- 地柑
- 岩青菜
- 多斑紫金牛
- 多穗石柯
- 香樟果
- 多刺绿绒蒿
- 地莓子
- 千针万线草
- 地黄花
- 多穗石柯根
- 幼油草
- 引水蕉
- 单面针
- 草地早熟禾
- 二裂叶委陵菜
- 地沙
- 朱砂七
- 筋骨草
- 二仙桃
- 椰子
- 榆叶
- 油草
- 地打果树皮
- 月光花
- 臭菘种子
- 油鱼
- 草鞋青
- 地梅子
- 地肤苗
- 吊灯花
- 多穗石柯果
- 油茶花
- 葱花
- 地桃花
- 地梢瓜
- 地肤子
- 杨梅树
- 地菍
- 地锦
- 地黄连
- 油胡桃
- 二叶舞鹤草
- 地枫皮
- 地胆
- 地苏木
- 杨梅叶蚊母树根
- 蒲葵子
- 青鱼枕
- 油散木
- 吊灯花叶
- 地梭罗
- 粗叶木叶
- 榆仁酱
- 茶条槭
- 草泽泻
- 油桐
- 蟾舌
- 地杨梅
- 地菍果
- 地钱
- 地麻黄
- 月光花种子
- 糙叶树皮
- 地菍根
- 杨梅核仁
- 榆皮涎
- 草果药
- 吊兰
- 地柏叶
- 地耳草
- 堵喇
- 多枝婆婆纳
- 苍山橐吾
- 粗皮松萝
- 地丁
- 地八角
- 岩败酱
- 地黄
- 异叶青兰
- 吊罗果
- 椰子皮
- 豺皮
- 地瓜
- 地涩涩
- 吊吊果
- 白托柄菇
- 地瓜果
- 地下明珠
- 地笋
- 地花生
- 地锦苋
- 异株百里香
- 莼
- 臭柏
- 地瓜藤
- 地蔷薇
- 地骨皮
- 粗皮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