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橘根
《中华本草》:金橘根
拼音注音
Jīn Jú Gēn
别名
寿星柑根。
英文名
Root of Oval Kumquat, Root of Meiwa Kumquat
出处
出自《闽东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金橘Fortunella margarita (Lour.)Swingle、金弹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、金柑Fortunella japonica (Thunb.)Swingle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Fortunella margarita (Lour.)Swingle [Citrus margarita Lour.]2.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3.Fortunella japonica (Thunb.)Swingle[Citrus japonica Thunb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1.多橘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3m。枝密生,通常无刺。单叶互生;箭叶柄甚狭,长0.5-1cm,顶端有关节;叶片长椭圆形、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4-8cm,宽2-3cm。先端钝,或钝尖,基部楔形,叶缘微波状或具不明显的细锯齿,下面密生腺点,稍革质。花单生,或2-3朵簇生于新技的叶腋,花柄长3-5mm,萼片5,绿色,长约1.5mm;花瓣5,白色,狭长圆形,长约7mm,宽约3mm;雄蕊群20-25,长短不一,不同程度地合生成若干束;子房上位,近圆球形,花盘广而厚。柑果长圆形或卵圆形,金黄色,平滑,油腺密生;瓤囊4-5瓣,汁多味酸。种子卵状球形。花期6月,果期12月。2.金弹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,高约2m。具短棘或有时具棘针。单叶互生,箭叶柄无翅或有不明显的翅,长0.5-1cm;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长4-8cm,宽2.5-3.5cm,先端渐尖,基部钝,边缘在中部以上有不明显的锯齿,无毛,密生细小腺点。花腋生,白色,有浓香。与金橘不同,果实倒卵形,橙黄色,油腺细小而凸起,果皮较薄,有浓香,瓤囊5-6瓣,偶有7瓣,味甜,不酸。花期6月,果期11月。3.金柑 灌木或小乔木,有分枝。单叶互生;箭叶柄狭但上部常较宽广,顶端有关节;叶长圆状披针形,长2.5-5cm,宽10-16mm,先端钝或有时为急尖,基部楔形至宽楔形,全缘或在中部以下有锯齿较细,上面深绿色,光亮,下面发青色,中脉凸起。单花或数花自叶腋间生出,花柄长1.5-3mm;萼片5,广卵形,细小,宿存;花瓣5,长圆形,长5-7mm;雄蕊群常20或较少,长短不一,中部以下合生成若干束,较花瓣短;子房上位,卵状近球形,5-6室,稀为4-7室,花盘广而厚。与金橘、金弹不同,柑果圆球形略长,或为圆球形,长约在25mm以内,果皮厚,橙黄色,瓤囊5-6。花期6月,果期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多为栽培。资源分布:1.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都有栽培。2.广东北部地区常见栽培。3.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贵州。
化学成分
含挥发油。
性味
味酸;苦;性温
归经
脾;胃;肝经
功能主治
行气止痛;化痰散结。主胃脘胀痛;疝气;产后腹痛;子宫下垂;瘰疬初起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,鲜品15-30g。
注意
气虚火旺者慎服。
各家论述
1.《四川中药志》:行血,散瘰疬,顺气化痰。治胃痛,九子疡初起未溃由于气滞者。2.《闽东本草》:调气降逆,健脾开胃,舒筋活络。治胸腹痛,痰滞气逆,疝气及水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金橘根
拼音注音
Jīn Jú Gēn
别名
寿星柑根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出处
《闽东本草》
来源
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的根。
化学成分
含挥发油。
性味
酸苦,温。
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酸甘,温,无毒。"
②《闽东本草》:"苦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行气,散结。治胃痛吐食,瘰疬,疝气,产后腹痛,子宫下垂。
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行血,散瘰疬,顺气化痰。治胃痛,九子疡初起未溃由于气滞者。"
②《闽东本草》:"调气降逆,健脾开胃,舒筋活络。治胸腹痛,痰滞气逆,疝气及水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(鲜品0.5~1两)。
复方
①治胃痛吐食并吐水:寿星柑根、藿香、刺梨子、冬葵根各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②治胃痛:金橘根六两,猪肚一个。用水、红酒各半炖服。(小儿减半)
③治疝气:金橘根二两,枳壳五钱,小茴根一两。酒适量炖服。
④治水肿:金橘根二两,大号辣蓼一两,过冬柚子皮四两。煎服。
⑤治血淋:鲜金橘根一两,冰糖五钱。用开水炖服。
⑥治子宫下垂:金橘根三两,生黄精一两,小茴根二两,猪小肚一个。水酒各半炖,分二次服。
⑦治产后小腹痛:金橘根四钱。炖红酒服。(②方以下出《闽东本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花龙胆
- 山玉兰
- 枫香脂
- 胡颓子
- 黑点草
- 毛冬瓜叶
- 鸭皂树根
- 草龙
- 野绿麻根
- 附子
- 小茅香
- 香附
- 丝瓜络
- 长青草
- 刺齿凤尾蕨
- 土黄芩
- 花姬蛙
- 船形乌头
- 水仙花
- 唇香草
- 漆大姑
- 野辣烟
- 地棠花
- 蝴蝶花
- 鸡尾木
- 虎杖叶
- 炮仗筒
- 假荔枝根
- 象皮木
- 甘肃棘豆
- 观音竹
- 天脚板果
- 猕猴梨根
- 龙眼根
- 南枳椇
- 十萼茄
- 华东瘤足蕨
- 甘西鼠尾
- 海虾壳
- 菥蓂子
- 雪里开
- 灰叶南蛇藤
- 福建排草
- 金狮藤
- 川楝子
- 信石
- 石芥菜
- 过山消根
- 土连翘
- 石楠
- 地肤子
- 雪梨膏
- 九头狮子草
- 诃子核
- 婆罗门皂荚
- 凹瓦韦
- 桃枝
- 鹄绒毛
- 异木患
- 黄蜀葵茎
- 荷叶蒂
- 地骷髅
- 蒿雀
- 降真香
- 圆萼刺参
- 毛水苏
- 马铃根
- 橘络
- 荠薴
- 香芋
- 大黄
- 十八症
- 金花菜
- 金丝桃
- 接气草
- 枇杷花
- 野木瓜果
- 肉桂叶
- 西伯利亚蓼
- 鱼鳔
- 砖子苗
- 核子木
- 梅花参
- 污毛粗叶木
- 番石榴叶
- 刺葡萄根
- 河豚鱼肝油
- 尾花细辛
- 草木王
- 山茱萸
- 地红子根
- 柠檬桉树脂
- 南牡蒿
- 牛胞衣
- 眼睛草
- 野灯草
- 糠油
- 臭常山
- 三果木皮
- 普贤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