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爪金龙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八爪金龙
拼音注音
Bā Zhǎo Jīn Lónɡ
别名
百两金、八爪龙、八爪根、铁雨伞、高八爪、开喉箭[四川]
来源
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百两金Ardisia crispa(Thunb.)DC.[A.hortorum Maxim;A. henryi Hemsl.],以根及叶入药。夏、秋采集。
原形态
常绿半灌木,高达1米。根木质,细长柱状,有分枝,淡紫棕色,断面淡红色,有褐色小点。茎少分枝,外皮灰褐色。单叶互生,膜质;叶柄长8-15毫米;叶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,长9-20厘米,宽1.5-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近全缘或微波状,常稍反卷,两面及叶缘有细小透明油点。夏季在茎梢开紫色小花,数花排成腋生伞形花序,总花梗长约6厘米;小花梗纤细,长1-2厘米,密被短腺毛;花萼5裂,裂片卵状披针形;花冠钟状,5深裂,裂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;雄蕊5,着生于花冠基部,花丝极短,花药箭形;子房上位,花柱细长,柱头小。核果球形,直径5-7毫米,熟时猩红色,有赤褐色斑点,基部具宿萼,顶端往往有花柱残留;种子1粒。
生境分布
生于低山林下或沟谷阴湿处。分布于甘肃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及贵州等省。
化学成分
根含紫金牛酸(ardisia acid, C[XB]36[/XB]H[XB]64[/XB]O[XB]16[/XB])、岩白菜内酯(球茎虎耳草素,bergenin,C[XB]14[/XB]H[XB]16[/XB]O[XB]9[/XB]为2-四羟丁基-4,6-二羟基-5-甲氧基异香豆精)、对-羟基代苯二甲酮及生物碱等。又谓根含紫金牛酸甲、乙。
性味
苦,平。
炮制
晒干。
功能主治
清咽利喉,散瘀消肿。主治:咽喉肿痛,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。
用法用量
根、叶均为3-5钱。
复方
1、急性扁桃体炎:八爪金龙根、射干各4钱,煎水含服。
2、风火喉痛:八爪金龙根2钱,水煎服,或频频含咽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三消草
- 慕荷
- 赤扬
- 杯苋
- 盆架树
- 赤茯苓
- 矩形叶鼠刺
- 甘草
- 黑大豆
- 倒触伞
- 鳍蓟
- 山百足
- 何首乌
- 蜗牛
- 牛筋草
- 露兜竻蔃
- 粗糠柴
- 破叶莲
- 南瓜根
- 藤商陆
- 蚂蚁花根
- 棕榈叶
- 花姬蛙
- 九龙盘
- 獐肉
- 青竹蛇
- 问题特
- 峨眉黄芩
- 黑壳楠
- 灯心草
- 南酸枣
- 赤杨
- 刺槐
- 头发七
- 玉米轴
- 大鱼鳔花
- 珊瑚草
- 使君子
- 滇瑞香
- 蝴蝶藤
- 岩松鼠骨
- 膀胱七
- 野茄树
- 泥炭藓
- 大尾摇
- 走马胎叶
- 青棉花藤
- 青葙子
- 红毛悬钩子
- 草龙
- 青风藤
- 华东瘤足蕨
- 猫油
- 砖子苗
- 野棕
- 淡竹笋
- 三轮蒿
- 多穗石柯果
- 铅丹
- 南枳椇
- 二色补血草
- 藤金合欢
- 赤车使者根
- 柘树茎叶
- 华紫报春花
- 硬水黄连
- 阔齿兔唇花
- 百舌鸟
- 豺皮樟根
- 猪毛七
- 柏子仁
- 青胡桃果
- 浆果苋
- 蓬莱葛
- 柏根白皮
- 大树跌打
- 乌蔹莓
- 关木通
- 水麻根
- 大黑药
- 青丝龙
- 腊梅
- 桐子花
- 圆叶千金藤
- 峨眉观音座莲
- 雉
- 杉木根
- 滇五味
- 苹果
- 豆油
- 砒霜
- 马尾伸筋草
- 青蛙胆
- 水曲柳
- 鸡嗉
- 榛蘑
- 羊角拗
- 骨把
- 鹊豆
- 棣棠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