糙叶千里光
《中华本草》:糙叶千里光
拼音注音
Cāo Yè Qiān Lǐ Guānɡ
别名
毛叶红杆草
英文名
all-grass of Roughleaf Groundsel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糙叶千里光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necio asperiflius Franch. Ex DC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扎成把晒干。
原形态
糙地千里光 多年生草本,高50-90cm。根状茎木质块状。茎直立,单生或2-3簇生,常从基部起分枝,下部木质,无毛或稍被绵毛。基部和下部叶在花期枯萎具凋落;中部叶较密集,多数,无柄,披针形至线形,长5-10,pam 0。3-1cm,先端尖,基产楔形,无耳,边缘反卷,有一明显疏软骨质细齿或近全缘,上面具疏糙毛或近无毛,下面及边缘具短硬毛或糙毛,羽状脉,侧脉6-7对,上面不明显,下面中脉稍凸起,侧脉开展;上部叶较小,线形。头关花序,排列成顶生和腋生圆锥状聚伞花序;分枝直立或开燕尾服,梗细长,有细尖苞叶;花序梗长1-2.5cm,多少被蛛丝状毛;具苞片和1-10线状钻形小苞片;总苞钏状或陀螺状,长7-9mm,总苞片1层,约13个,披针形,宽1-1.5mm,背面被微绵毛或近无毛,边缘狭膜质,先先尖,基部有多数条形苞叶;舌状花约10余个,黄色,长圆形;筒状花多数。瘦果,圆柱形,长2.5-3mm,被柔毛;冠毛白色,长约5m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氢醌(hydroquinone),对-羟基苯乙酸(p-hydroxyphenylacetic acid),熊果酚甙(arbutin)。[br]地上部分含千里光菲灵碱(seneciphylline),4α-羟基大牻牛儿-1(10),5-二烯[4α-hydroxygermacra-1(-10),5-diene]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利咽。主扁桃体炎;喉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云南玉溪中草药》:治喉炎、扁桃体炎、胃痛腹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糙叶千里光
别名
毛叶红杆草
来源
菊科糙叶千里光Senecio asperifolius Franch.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苦、辛,平。
功能主治
健胃消炎。主治喉炎,扁桃体炎,胃痛,腹胀。外治湿疹,皮疹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外用适量,煎水外洗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蛏
- 天韭
- 洋地黄
- 毒芹根
- 亮叶桦皮
- 苍山冷杉
- 黑皮跌打
- 倒吊笔叶
- 鹊豆
- 布朗耳蕨
- 桃仁
- 红管药
- 檵花叶
- 野京豆
- 猪靥
- 茴香虫
- 鲟鱼
- 地牯牛
- 蟋蟀
- 风藤草
- 穿山龙
- 五月霜
- 黑草
- 鲨鱼心
- 银柴胡
- 牡狗阴茎
- 中华莛子藨
- 地钱
- 黄桷根
- 蒲州豉
- 紫草
- 小年药
- 白花蛇舌草
- 黄羊肉
- 苜蓿根
- 薄柱草
- 厚朴
- 散血莲
- 桃叶
- 栗毛球
- 草木灰
- 鸡血七
- 山羊肝
- 川木通
- 吐烟花
- 地锦草
- 风箱树花
- 苦竹叶
- 松下兰
- 白背枫
- 大麦苗
- 一颗血
- 九龙藤
- 带鱼
- 昏鸡头
- 花椒叶
- 滴滴花
- 墓头回
- 菊花参
- 白花菜
- 苦木
- 山大颜
- 狗筋蔓
- 节节草
- 铁草鞋
- 野菰
- 野靛青
- 花叶九节木
- 马蔺子
- 赤胫散
- 辣蓼草
- 树腰子
- 草木王
- 砂仁壳
- 葎草根
- 锡叶藤
- 小红藤
- 水枇杷
- 上天梯
- 野木瓜
- 酸水草
- 苍耳根
- 蘽根
- 獾骨
- 螳螂
- 散血藤
- 奶浆参
- 刺梨根
- 凉伞盖珍珠
- 人参条
- 石莼
- 蜣螂
- 四大天王
- 山白菊
- 高粱根
- 野冬菊
- 荩草
- 接骨草
- 一点红
- 漆树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