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山橙果
《中华本草》:川山橙果
拼音注音
Chuān Shān Chénɡ Guǒ
别名
石柑子、牛奶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川山橙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lodinus hemsleyanus Diels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粗壮木质藤本,长约6m。全株具乳汁;茎皮黄绿色;小枝。幼叶、叶柄、花序密被短绒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约5mm;叶片近革质,椭圆形或长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,长7-15cm,宽4-5cm;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钝;叶面光泽,叶背中脉明显,被短柔毛。顶生聚伞形花序,花蕾长圆形,先端钝头;花白色;花萼裂片5,长圆形,先端急尖;花冠裂片5,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刺刀形,通常比花冠筒短,稀等长;副花冠小,鳞片状;雄蕊5.着生于花冠筒下部膨大处,花药与花丝等长。子房2室,花柱短,柱头扩大成圆柱状。浆果椭圆形,具尖头,长达7cm,直径约3cm,成熟时橙黄色或橘红色。种子多数,长椭圆形或两侧压扁。花期5-8月,果期7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1500m的山地疏林、山坡、路旁、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甘;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通经下乳;止血;解毒。主月经不调;乳汁不通;肠痔下血;痈肿疮毒;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鲜品适量,捣成绒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丝棉木叶
- 大接骨丹
- 山竹子
- 棘胸蛙
- 小麦麸
- 地棠花
- 黄花苜蓿
- 马心
- 乌龙摆尾
- 黄皮根
- 鸡眼草
- 脐带
- 西藏酸模
- 莲须
- 草地黄芩
- 地黄花
- 鸭脚茶
- 六角英
- 白千层叶
- 节瓜
- 石青菜
- 杜梨
- 凤眼果壳
- 田菁
- 小万年草
- 玫瑰花
- 蜈蚣兰
- 熊脂
- 瑞香狼毒
- 水蔓青
- 生瓜
- 垂花胡枝子
- 寒水石
- 山菠萝根
- 三叶枫
- 油鱼
- 石仙桃
- 金瓜草
- 雪三七
- 狗尾草子
- 蜻蜓
- 小棕包
- 台湾土豆蔻
- 鹿药
- 功劳子
- 虾蟆皮
- 粗榧枝叶
- 毛叶柿叶
- 桐根
- 鲤鱼齿
- 山东肿足蕨
- 树头菜
- 粗毛蹄盖蕨
- 刺黄连
- 沙梨
- 砒霜
- 桐子花
- 燕子尾
- 赤瓟根
- 秋子梨
- 朝天罐
- 短柄菝葜
- 血党
- 润鳞鳞毛蕨
- 蒙古扁桃
- 飞龙掌血叶
- 挖耳子草
- 米碎花
- 百部
- 胡莲
- 甘蔗
- 核桃叶
- 山椒草
- 穿山甲
- 硫化铅
- 醋柳果
- 马铃薯
- 铺山燕
- 滑石粉
- 紫云英子
- 三点金草
- 独行千里
- 车前状垂头菊
- 乌苏里黄芩
- 岗松根
- 车前子
- 老鸦柿
- 红帽顶
- 川滇大黄土
- 茅莓
- 苦地胆
- 东方荚果蕨
- 珠子参
- 独龙
- 海鳗鳔
- 锅铲叶
- 木瓜
- 豆腐泔水
- 凹朴皮
- 黄果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