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蕊茶
《中华本草》:连蕊茶
拼音注音
Lián Ruǐ Ch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毛花连蕊茶的根、叶、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mellia fraterna Hance采收和储藏:根、叶,全年均可采,根切片,晒干,叶鲜用;花,春季采集,晒干。
原形态
毛花连蕊茶 常绿灌木,高1-5m。幼枝密被直伸的粗长毛,老枝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6mm,密生长柔毛;叶片革质,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,长3-8cm,宽2.5-4.5cm,先端渐尖或长尾状,基部楔形、宽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具细钝锯齿,上面除中脉外无毛,下面常有紧贴长柔毛及突起毛迹,叶脉在下面较显着。花两性,单生于叶腋或2朵生于近枝顶;花白色或带青紫色,径约3.5cm;花梗粗壮,长3-4mm;小苞片5,与萼片均密被粗长柔毛,且均宿存;花萼杯状,裂片5,近半圆形;花瓣大小及形状不一;雄蕊多数,无毛;子房上位,无毛,花柱1,细长,柱头3裂。蒴果近球形,径约1.8cm。花期3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-500m的山地疏林中,以及山谷、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微寒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消肿。主痈肿疮疡;咽喉肿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土牛膝
- 毛蕊花
- 乌蛇卵
- 蛇鲻
- 马尾千金草
- 鬣羚骨
- 冻青叶
- 匍伏堇
- 苦檀子
- 金刚藤头
- 骆驼蓬
- 龙眼根
- 珍珠莲
- 巴豆树根
- 牛扁
- 紫堇
- 蒲葵叶
- 羊脂
- 向日葵
- 梧桐白皮
- 五叶薯
- 三叶铜钱草
- 天王七
- 蚕蛹
- 蛇接骨
- 水紫菀
- 大鲵
- 白芥
- 大叶刺篱木叶
- 无漏子
- 癞皮根
- 脉耳草
- 山大颜
- 斩龙草
- 小金发藓
- 荚蒾
- 大将军
- 豇豆
- 黄矾
- 冰糖草
- 金箔
- 原蚕沙
- 杉皮
- 云豹骨
- 海芋
- 唇香草
- 芋梗
- 白叶火草
- 碗花草根
- 松树梢
- 鹿寿草
- 覆盆子
- 小乌泡
- 赤茯苓
- 小山稔
- 巴茅根
- 无患子叶
- 小果皂角
- 野黄麻
- 麻秸
- 鼠舌草
- 白乳菇
- 竹(鼠留)子牙
- 赤地榆
- 仙人杖
- 蝼蛄
- 多穗蓼
- 五瓣寄生
- 空心柳
- 山姜花
- 甜地丁
- 降真香
- 禾叶墨斛
- 环草
- 丁香油
- 显脉罗伞
- 油菜子油
- 木瓜根
- 川党参
- 野冬青皮
- 白芥子
- 山蛩虫
- 碱花
- 茸草
- 舌状蜈蚣藻
- 牛奶浆根
- 马蹄荷
- 金棒锤
- 鞘菝葜
- 金樱花
- 木贼
- 牯岭凤仙花
- 喜鹊肉
- 渐尖叶独活
- 粳米泔
- 仰天钟
- 荛花
- 灵寿茨
- 三品一枝花
- 鲫鱼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