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兰皮
《*辞典》:木兰皮
拼音注音
Mù Lán Pí
别名
姜朴(《中药志》)
出处
《别录》·《本经》原作木兰
来源
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树皮。
性味
①《本经》:"味苦,寒。"
②《别录》:"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治酒疸,酒皶面疱,阴下湿痒,癞病,重舌,痈疽,水肿。
①《本经》:"主身有大热在皮肤中,去面热赤疱酒皶,恶风癞疾,阴下痒湿,明耳目。"
②《别录》:"疗中风伤寒及痈疽水肿,去臭气。"
③《纲目》:"治酒疸,利小便,疗重舌。"
④《野生药植图说》:"治腰痛、刺痛和头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。外用:煎水洗或醋浸含漱。
复方
①治酒疸,心懊痛,足胫满,小便黄,饮洒发赤斑黄黑:黄芪二两,木兰一两。末之。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②面上皶疱酐蹭:木兰皮一斤。细切,以三年酢浆渍之百日,晒干捣末。每浆水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古今录验方》)
③小儿重舌:木兰皮一尺,广四寸,削去粗皮,用醋一升,渍取汁置重舌上。(《子母秘录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毛八角莲
- 毛竹
- 满山红根
- 木香子
- 棉花壳
- 毛叶石楠
- 龙珠
- 毛苦瓜
- 毛茛
- 龙须菜
- 埋博树
- 密枝问荆
- 毛风藤
- 木槿根
- 棉花杜仲
- 毛刺果藤
- 牡荆叶
- 木半夏叶
- 木姜花
- 梅花刺果
- 棉花藤
- 母猪菜
- 毛叶三条筋
- 毛叶石楠根
- 龙眼
- 龙眼壳
- 龙葵子
- 毛蜂子
- 牡蒿
- 木天蓼子
- 木竹子皮
- 木蓝
- 毛冬青
- 毛杨梅根皮
- 墨七
- 木天蓼根
- 木棉皮
- 木莲果
- 杧果叶
- 毛果小甘菊
- 毛枝卷柏
- 毛毡草
- 龙老根
- 龙脑香子
- 龙鳞草
- 密花树
- 牡丹三七
- 牡荆茎
- 牡蛎
- 木棉
- 木麻黄
- 龙牙草根
- 龙须藤
- 毛足铁线蕨
- 毛连菜
- 牡丹花
- 木半夏根
- 梅
- 毛山荆子
- 龙爪树
- 龙牙楤木
- 龙舌兰
- 墨
- 毛连
- 密纹薄芝
- 没药
- 牡蒿根
- 棘刺花
- 木达地黄
- 杧果钉
- 毛果珍珠茅
- 毛果算盘子
- 毛根杜仲
- 毛脉南蛇藤
- 龙骨风
- 满山白
- 木本远志
- 毛叶肾蕨
- 毛叶黄杞
- 毛大丁草
- 毛枝崖爬藤
- 毛荚决明
- 毛血藤
- 曼陀茄根
- 毛叶嘉榄
- 毛水苏
- 牡丹皮
- 曼陀罗根
- 梅露
- 龙棕
- 毛柄短肠蕨
- 龙脑膏香
- 龙角草
- 毛鬼头伞
- 牡荆
- 牡荆根
- 木耳
- 木蜡树叶
- 木通根
- 毛脉酸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