裂叶双盖蕨
《中华本草》:裂叶双盖蕨
拼音注音
Liè Yè Shuānɡ Gài Jué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蹄盖蕨科植物锡兰双盖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plazium zeylanicum(Hook.)Moore[Asplenium zeylanicum Hook.;Triblemma zeylanicum(Hook.)Ching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15-70cm。根茎长而横生,暗褐色,连同叶柄基部被黑褐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疏生;叶柄长5-20cm;叶片草质,无毛或下面沿中脉疏被少数小鳞片,披针形,长15-30cm,宽2.5-5cm,先端渐尖,边缘上部1/4-1/3浅裂或少分裂,下部2/3-3/4深裂或羽状分裂,基部深裂达叶轴,形成1-4片无柄或近无柄的羽片,基部的羽片稍缩小,一回羽裂;裂片和羽片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,先端钝圆;叶脉明显,在裂片上为羽状,小脉单一或分叉。孢子囊群长圆形,偶有近线形,长2-3mm,通常单生于侧脉上侧1条小脉上,斜向上,从裂片的近中脉处向外延伸,几达叶边;囊群盖线形,棕色,膜质,全缘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或溪边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凉
功能主治
清热凉血;利尿通淋。主淋证;咯血;乳痈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盾叶薯蓣
- 牛血
- 定心散
- 金环蛇
- 霜红藤
- 芦山藤
- 铺地蜈蚣
- 岩莴苣
- 临时救
- 竹鱼
- 短蕊万寿竹
- 游草
- 马牙半支
- 桂花子
- 藤槐
- 羊肉
- 聚叶虎耳草
- 白荷花露
- 红皮
- 木苎麻
- 兰草
- 子楝树根
- 乌桕根皮
- 红三七
- 散血藤
- 胡桃树皮
- 蓝实
- 飞龙掌血
- 三角叶冷水花
- 甘菊花露
- 莲座革菌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苏木蓝
- 茄叶
- 犁头尖
- 扁豆藤
- 红帽顶
- 炉甘石
- 桑螵蛸
- 蚕豆茎
- 熊筋
- 砂茴香子
- 芡实
- 僵蚕
- 斜叶榕
- 灵芝
- 南瓜蒂
- 全叶马兰
- 祁州一枝蒿
- 红香藤
- 牛角藓
- 浙贝母
- 沙枣胶
- 披散糖芥
- 龙眼叶
- 蜂药
- 青刺尖
- 蜜柑草
- 落叶梅
- 莨菪
- 奴柘刺
- 柯树皮
- 痰药
- 姜皮
- 天文草
- 獭肝
- 水鳖
- 良旺茶
- 木豆叶
- 土附子
- 硫黄菌
- 阔叶赤车使者
- 大金发藓
- 水晶兰
- 藤麻
- 尖尾风根
- 光里白
- 大鱼鳔花
- 杏仁
- 糖茶藨
- 附地菜
- 岩枇杷
- 通脉丹
- 土远志
- 蕺叶秋海棠
- 歪脖子果
- 紫杜鹃
- 牡丹三七
- 豆豉草
- 牛尾泡
- 大虎耳草
- 大花活血丹
- 细叶七星剑
- 阳桃叶
- 马尾伸筋
- 斑茅花
- 毛冬瓜根
- 鲫鱼藤
- 冻青叶
- 止咳菊